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党湾村里的人、党湾村里的事……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6日

  在党湾村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人和事感动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让村里人的生活状况一天天发生着改变,尽管目前还不富足,但与过去相比已经好了许多。脱贫攻坚调动起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带领下,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你追我赶,谁也不肯掉队,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着现状,创造着新的生活。他们让我刮目相看,让我看到了与传统认识里不一样的农民。

  比如,听说修路修广场要占耕地,村民们不仅自愿放弃补偿,还积极捐款投劳,自己的事儿自己想办法的主人翁精神蔚然成风。路修好了,村民们进出方便了,当地的土特产可以运出去、卖出去赚钱了,人们很感恩。村里有位叫周锡宽的老人,每天坚持扫马路,他说,“党和政府关心咱,想着法子帮咱致富,咱不能辜负党和政府的心意”。

  再比如,村里因病致贫的王顺江家庭,他们没有“等靠要”,而是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积极利用贷款买牛、喂羊,现在,不仅养殖规模扩大,贷款也都还上了。

  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党湾村的干部付出了很多。人手不足,他们就加班加点,日程排得满满,今天协调发展产业的事,明天召集村民讨论集资引水灌溉的事……周末、节假日不休息已经成为常态。他们说,村里要推动的事太多了,得赶紧呀!

  如今,尽管脱贫攻坚在党湾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带领村民全部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党湾村还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需要尽快解决。例如,交通部门在安排修路计划时,是按照行政村划拨资金的,规模较小的村,路就能直接修到村民的家门口,而像党湾村这样的大村,原先被其撤并的小村就没有修路资金。资金不足,路就难以通到家家户户,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最大瓶颈。

  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但是,有党的好政策支持,有扶贫干部的倾心倾力投入,有贫困群众满怀信心、不懈努力,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尽快实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姜 帆)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