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银行“走出去”服务还需打造差异化

来源:北京晨报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5日

    在一带一路峰会的带动下,“企业如何走出去”成为本月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业主都在寻思如何走出去,银行业的关注点则是如何帮助别人走出去。
 
    关注发展动态,展现不同金融机构的服务风貌。纵向来看,银行提供的国际金融服务一直尾随着企业主的需求,不断“与时俱进”;但横向来看,银行的服务却仍然存在着同质化、缺乏鲜明业务特色的问题。
 
    尾随业主脚步 不断“与时俱进”
 
    在以“银行提供了什么样的走出去服务”的专题采访中,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岳进指出,银行的走出去服务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明显的变化。从一开始较为单一的贸易货物出口融资,到海外承包工程的相关贷款业务(出具各类保函),再到以项目为单位的BOO、BOT融资模式,至今,银行提供的服务已经形式多样,除各类融资外,银行服务的另半边天则是向“商业投行”的方向靠拢——提供跨境并购、海外投资和海外财富管理等服务。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也表示,“作为服务‘企业出走去’的客户战略部,我们未来的目标是成为全方位的走出去服务团队,除了目前提供资金角色、项目资源整合角色等主要角色外,我们还希望能‘融资+融智’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角色转变,不仅为客户设计全流程的融资结构,也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客户设计业务实施完成后的后续经营最优化模式。向着服务顾问化、业务多元化的方向进行打造,力争在海外项目市场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此外,岳进还指出,国内银行资本与国际资本运营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国内银行在运作“国外项目”时,大多还是保留了“中国成分”在里面。或是资本来源于本土,或是项目原料来自于本土,抑或是出口货物销向本土……这主要源于一方面,带有“中国成分”的项目风险更好把握,另一方面,不少走出去的企业都是央企大机构,或是带有央企成分的机构,在单纯谋求盈利的同时,也有向外输出中国文化或中国品牌的成分在里面。
 
    服务大同小异 差异化发展仍待时间
 
    虽然纵向的发展显得欣欣向荣,但是银行横向的差异化发展仍不明显。就像黑石擅长并购,IDG擅长风险投资,在众多“企业走出去”的细分服务里,似乎没有哪个银行在哪个细分服务方面做的有口皆碑。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资金量较大的走出去项目上,国内总体的现状仍是大行主导,中小行跟进的模式,在一些小型,或者相关中型的项目上,不同行间的服务差别少有突出点。
 
    某三方机构研究员指出,出于我国特殊“人情关系”的商业氛围,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做的选择也多是基于“人情关系”的简单逻辑,再加上监管上对创新型业务开放的谨慎态度,使得目前“特色化、差异化服务”的行业分化格局较难形成,在“中国式关系”和相关严谨的监管体系下,银行也缺乏做细分特色业务的动力,只能大家一锅炖。但相信随着国内金融业走出去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有特色业务支撑的团队会赢得更多的市场青睐。
 
    北京晨报记者 陈小兵 王爽 

分享:

来源:北京晨报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