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景区“零门票”要过几道坎?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夏振彬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7日

  随着第七个“中国旅游日”临近,跟旅游相关的新闻又热了起来。日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对外宣布:自5月19日起,天台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取消国清景区门票,免费开放。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景区免门票表面上是大酬宾,其实“另有所图”。图什么呢?图人气,图口碑,图转型。对景区而言,最宝贵的莫过于人气,而免收门票对游客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取消门票乍看之下是在“割肉”,做赔本生意,实则省下了一笔巨额宣传费用,不仅名利双收,还能改变“门票依赖”,倒逼转型升级。在这方面,杭州西湖景区就是最好的例子,自西湖2003年免费开放以来,游客人数不断上涨,不仅景区实现增收,还直接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对于取消门票,游客总是喜闻乐见。不过盘点近几年的新闻,会发现各地景区俨然已经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有的拿自己开刀,拆除围墙,推动免费或低价开放;有的则在“门票经济”的路上渐行渐远,不断圈地设卡,门票越来越高。当然了,取消门票的还是少数,“涨价”出现的频率更高。

  那么,“零门票”模式能否推广?应该说,取消门票是群众的呼声,从长远来看也是大势所趋。在大众旅游时代,景点旅游正发展为全域旅游,“门票经济”正向产业经济转变,而取消门票正是拉动全域旅游的重要方式。不过,从当前实际来看,并非所有景区都适合免收门票。比如分析免费开放的先行者,都是诸如西湖这样的知名、成熟景区,它们名声在外、人气爆棚,上下游配套齐全,不必以门票安身立命——这样的“资质”,国内很多景区目前并不具备。

  此外,在门票取消的背后,也绝非下个决心那么简单。一方面,景区从收费到免费,需要政策配套。景区取消门票,意在吸引游客,延长行程,进而带动交通、饮食、购物、住宿等链条上产业的发展,说白了就是牺牲“小利”,做大蛋糕。但大蛋糕怎么分,这是个问题。从杭州等地的经验来看,景区免门票需要建立一个旅游收益再分配的合理机制,由政府财政对景区进行“回报”。这样的机制,各地有没有?

  另一方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关键还是看观念。不客气地讲,当前很多景区除了圈一块地坐收门票,有点“技术含量”的营销、管理创新根本就不会,所以也就不乐意自砸饭碗。还有,不管是发展全域旅游还是壮大旅游产业,都需要政府部门谋篇布局、整体推动。

分享: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