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融资担保业2017年一季度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6日
截至2017年3月末,全省共有再
担保机构1家、注册资本7亿元;
融资担保机构134家、资本规模157.30亿元,其中法人融资担保机构133家、注册资本157亿元,省外驻赣分公司1家、营运资金0.3亿元。全省融资担保在保责任余额325.33亿元,再担保在保责任余额2.11亿元,较年初增加11.02亿元和1.31亿元,分别增长3.51%和163.75%;小微企业、“三农”在保责任余额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5.04%和15.59%;融资担保放大倍数2.07倍,与年初持平。
从机构建设看,一季度,全省新设1家注册资本2亿元的政府性担保机构,4家担保公司因年审限期整改未到位退出市场。截至3月末,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101家,注册资本合计146.5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4.8%和89.2%,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1.8和6.4个百分点;11个设区市、58个县(市、区)和6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已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其中2个设区市和36个县(市、区)和5个经开区(高新区)达到注册资本规模要求;42个县(市、区)为法人政府性担保机构空白县,32个县(市、区)为法人担保机构空白县,分别比上年同期少12个和8个。
从业务发展看,一季度,全省新发生担保1672笔,担保金额74.9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01笔和24.26亿元,分别增长21.95%和47.85%;平均综合担保费率1.24%;再担保和融资担保的在保责任余额均逐月递增,其中再担保月均增长2.1%,融资担保在保责任月均增长2.4%。截至3月末,全省融资担保机构在保责任余额325.33亿元,其中鹰潭市较年初增加4.5亿元,增长60.07%;景德镇、南昌、上饶、赣州等4市分别增长12.95%、9.23%、5.64%和5.35%,吉安、新余、宜春、抚州、九江、萍乡等6市则有小幅下降。月末无在保业务的担保机构22家,与
银行无实质合作业务的担保机构26家,多为民营担保机构和新成立政府性担保机构。
从服务对象看,一季度新增担保小微企业业务1043笔,担保金额54.95亿元,分别占新增总数的62.38%和73.31%;新增担保“三农”业务430笔,担保金额10.09亿元,分别占新增总数的25.72%和13.46%。 截至3月末,全省在保小微业务4248笔,在保责任余额211.58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7.86%和65.04%;全省在保“三农”业务2701笔,在保责任余额50.71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6.79%和15.59%。
从出资类型看,一季度,全省政府性担保机构新发生担保业务1136笔,担保金额54.38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6.01%和75.69%;民营担保机构新发生担保业务583笔,担保金额21.43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3.88%和29.84%。截至3月末,全省政府性担保机构在保业务4538笔,在保责任余额254.27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1.81%和78.16%;民营担保机构在保业务2769笔,在保责任余额69.74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7.71%和21.44%。
从代偿风险看,一季度,全省共有20家融资担保机构发生代偿,代偿金额0.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14亿元;担保代偿率1.63%,较上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截至3月末,全省共有60家担保机构存在代偿,代偿余额16.1亿元,较年初增加0.68亿元;累计计提各项准备金14.94亿元,拨备覆盖率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