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有责任担当 心有浓浓情怀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8日
肩有责任担当 心有浓浓情怀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赣县区五云镇上丹村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
李晋让 卓迅文 罗清民
近日,笔者来到赣县区五云镇上丹村,只见村庄整洁,环境优美,劳动建设场面火热,村民和扶贫干部一起托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梦想。
倾注真情 摸清实情
上丹村位于五云镇西南部,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04户,其中五保户12户、低保户48户、扶贫对象72户、优抚对象5人。村民主要产业为无公害蔬菜、甜叶菊、水稻种植和生猪养殖。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大约有500人长年在外务工,是该县认定的贫困村。多年来,摘下贫困帽、致富奔小康是他们最殷切的期盼。
2017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新一届精准扶贫队来到村里,通过深入调研,帮助村里重新制定完善了发展规划和目标,制定了到户到人的帮扶措施,并积极沟通协调争取有关部门提供项目支持、技能帮扶。
工作队的担当意识、浓浓情怀和务实作风让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短时间内,上丹村“三室合一”的新村委会选址、规划图纸工作便已完成,河道疏浚、山塘水圳水利设施修复建设、光伏发电产业选址、大棚蔬菜基地建设、旅游公路建设等工作相继开工……一张美好的蓝图逐渐在上丹村展开。
搅动思想 开阔视野
精准扶贫工作队决定以发展产业和村庄整治、养成村民文明卫生生活习惯为突破口,搅动上丹村全体村民思想。2月15日,精准扶贫工作队组织上丹村两委干部、村理事会代表和部分群众前往会昌文武坝镇古坊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瑞金叶坪乡田坞村九丰农业大棚蔬菜产业基地等地学习考察产业扶贫和村庄整治工作。
通过考察学习,上丹村干部群众开阔了眼界,搅动了思想,学到了经验,激发了干劲,大家一致认为,上丹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好,又具有发展蔬菜产业的优良传统,离赣州市区仅半个小时车程,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等产业优势明显。“回去后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思想动了就要有行动。”上丹村党支部书记陈其亮说。
精准扶贫工作队趁热打铁,分别在上丹村各村民小组召开了村民会议,发动大家转变思想,自觉清理垃圾,整治村庄环境,改变生活习惯。
思想上的触动带来行动上的落实。学习考察之后,上丹村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3公里长淤积的河道得到疏浚,清澈的河水哗哗流淌;修整后掩映在河道两旁的黄竹成了一道美景;拆除2300多平方米老旧的“空心房”,平整出的土地已经变成碧绿的菜畦;臭水塘、臭水沟不见了,进村的死角弯路改直了,家家户户门前有了垃圾桶,镇里的垃圾清运车每天来往穿梭……
凝心聚力 产业引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工作队确定了以产业发展引领脱贫攻坚的目标,主攻现代农业、旅游业和光伏发电三大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蔬菜温室大棚、油茶、猪沼菜(果)、农家乐旅游、土鸡土鸭特色农禽
产品和楼顶光伏发电。同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指导村民观看种植、养殖等科教视频,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在村里举办各类培训。主动提供劳务信息,分析市场行情,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村民收入。
目前,工作队已经协助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300多亩,在星星组、樟树坪、西坑尾、莆芍形四个村民小组建立了大棚蔬菜基地,引导贫困户到蔬菜基地就近打工就业或者以承包大棚的方式,提高
经济收入。以祥云湖为核心的旅游度假村已初具规模,农家乐菜馆正如雨后春笋般在该村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