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品牌路上逐梦行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7日

近日,在全南县逻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COB车间内,工人在检测电脑芯片。作为落户全南的老牌企业,该公司不断加大设计研发投入,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自行研发的高科技品牌产品全部出口欧美。 特约记者钟炆秦 摄
 
    □李关平 叶绍君
 
  品牌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品牌建设与市场占有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怎样相互促进?如何让品牌凸显产品的价值、文化和个性?日前,笔者深入全南县园区了解企业品牌建设背后的故事。
 
  觉醒,市场洗礼的智慧选择
 
  近日,在全南酒厂自动化生产线上,一个个酒瓶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下一道工序,罐装、压盖、喷码、入盒、装箱一气呵成,构成了流动的生产风景线。
 
  “有了‘福满堂’品牌,重新树立了我们搏击市场的信心。”全南酒厂董事长邓俊俅如是说。20年前,邓俊俅有着别样的心酸——精心培育的“天龙液”商标,由于未及时注册,被其他企业抢注,邓俊俅只能眼睁睁看着精心培育的“拳头产品”退出市场,一个品牌就此夭折。
 
  痛定思痛。在商标路上摔倒后,全南酒厂重新开始品牌创建之路,精心研发出一款新的酿酒配方,并在工商部门成功注册了“福满堂”品牌。为擦亮新品牌,全南酒厂加强品牌运营和市场推广,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开展捐助当地乡村建设、资助贫困学生等公益活动,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意识到品牌分量的全南企业经营者,对商标有着异乎寻常的执著。当该县持有的“高山”蔬菜,受到不法企业侵权时,该县企业耗时两年,用法律手段守住了这个省级著名商标。日渐增强的品牌意识,使全南县兴起了一股争创品牌的热潮。目前,该县已经拥有注册商标400余件。
 
  在市场的风雨洗礼中,全南的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品牌运营和保护,也更深刻地意识到,在专注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需要实施品牌建设,“两条腿走路”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创新,品牌建设的内在之魂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外显,自主创新则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于品牌建设与创新的内在关系,全南县超颖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周佳平如是说。
 
  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超颖公司落户全南县之后,一直重视科技创新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就是最大的品牌,我们每年开发的新产品有30多款。”周佳平介绍说,该公司高薪聘请了一批高精尖科技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攀亲联姻”;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建设研发载体,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全面提高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在强大的研发动力下,超颖公司获授权的专利已有20项,其中“400机型3B04”马达还成为德国市场的新宠。
 
  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超颖公司还针对生产工艺的特性自主研发出自动绕线机、自动定子机、自动后盖机等6项实用型技术专利。该公司生产车间主任赵洪波告诉笔者,这些专利的开发利用,对产品工艺改善和成本节省、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及产品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唤醒品牌力量。如今,超颖公司已成为一家集设计研发、加工制造、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汽车水泵、汽车自动巡航控制、腰部支撑装置等部位的品牌微型电机,成功抢滩海外十多个国家的微电机市场。
 
  从市场新秀到科技黑马,超颖公司在市场博弈中诠释,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是稳步发展的两大筹码。只有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品牌建设破浪前行。
 
  品牌,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走进全南县龙源镇兆沣针织有限公司,从线到片、从片到衣,智能读图,机械化自动生产紧张进行;在企业品牌展厅,“艾伊琳”“卡赛琪”“赛伊琳”“红秀”等品牌琳琅满目。
 
  曾经,刚闯入市场的兆沣公司是家仅有8名员工、10台机器的家庭小作坊,年产值不足百万元。和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样,兆沣公司曾因面临工资、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一度陷入困境。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兆沣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贴牌生产的产业链条最低端。一件兆沣公司生产的羊毛衫在欧美市场上售价高达200美元,而兆沣公司所得仅为20美元,除去成本利润微薄。
 
  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兆沣公司主动谋求转型,以技术入股引进一大批专业设计、市场运作、品牌创建人才,设计新品2000余个,并开拓、组建对接国际市场的运销渠道。
 
  如今,拥有自主品牌的兆沣公司,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逆势突围,引领带动全南县42家针织企业走上技术升级之路,并积极创建自主品牌,建立辐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点300多个。
 
  从“为别人做嫁衣”到打造自主品牌,全南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用实践证明,只要借机发力,创立自主品牌,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企业,也能成为市场“新贵”。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