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发力服务“一带一路” 险资出海需求迫切显机遇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7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话题,正伴随着“一带一路”主题持续发酵。保险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多方面风险,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为“走出去”的企业及人员提供风险保障服务。与此同时,为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保险公司将加大持有另类投资,而“一带一路”中的融资需求恰与保险资金相契合。同时,保险公司将寻求海外企业债券和股权投资(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以追求更高收益率、多元化投资和更成熟市场的优质资产。
 
  企业“走出去”需要保险发力
 
  怡安奔福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怡安风险服务中国首席执行官陆勤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四大现实问题,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二是人员所面临的风险,三是融资风险,四是项目执行风险。
 
  陆勤表示,目前,各方已有资金准备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而很多项目在海外还需要融资,融资方式往往采取PPP模式。但是,PPP涉及到众多相关方,其中的不确定性比较高,特别是国外的一些PPP项目所面临的情况与国内千差万别。此外,外汇风险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目前多家全球性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都开通了相关业务,帮助企业应对走出去的风险,包括江泰保险国际合作联盟每年举行的风险发布会、每月举行的防范海外风险落地培训、苏黎世保险发布的全球风险保障计划和中怡保险的分类项目服务等。
 
  陆勤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风险转移产品,主要是信用保障保险、工程保险、人员人身保险等。在提供风险保障上,国内保险公司和国际保险公司存在差异。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实现在国内出保单,在价格方面具有优势。另外,一些国内保险公司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建立关系,即使在缺乏某些风险信息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完成承保工作。
 
  险资“出海”需求迫切
 
  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险资“出海”需求也较为迫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平衡收益成为险资寻求海外投资机会的动机之一。
 
  穆迪分析师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投资配置受到低利率和监管要求的推动,低利率环境促使保险公司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尽管近期美国国债利率上涨,但许多地区的主权债券收益率很低,甚至为负,这促使所有类型的保险公司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穆迪分析师表示,中国保险公司将加大持有另类投资,以提高收益率。“企业违约率上升使企业债券的吸引力下降,偿二代下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和房地产投资获得较优惠的资本待遇,目前中国保险公司对房地产的风险敞口很低,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地标性房地产的趋势与日俱增,较长的期限可支持有效资产负债管理。中国的保险公司将寻求海外企业债券和股权投资(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以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多元化投资和更成熟市场的优质资产。”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