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热点:“保险+健康管理”会否影响后续理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3日

    近期听说境内一些保险公司正尝试推出保险+健康管理的业务模式,就是投保人每天完成锻炼符合保险公司健康要求,第二年能减免保费。一旦保费减少,会不会影响保单保额理赔?
 
  我还担心的是,保费减免会不会影响到保险公司未来的理赔偿付能力?甚至会导致保险公司在理赔时设定更多苛刻条件,缓解自身理赔压力?
 
  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 蔡强
 
  其实,保费减免对保单保额理赔不构成任何影响。事实上,这种保险 +健康管理的模式,也是近年保险公司业务革新的一次新尝试。
 
  有机构研究发现,当前四大因素触发了民众60%死亡率,分别是不运动,饮食结构不够全面,睡眠不足,还有吸烟。
 
  于是,不少保险公司开始与健康管理机构合作,发起健康管理计划。举个例子,如果投保人能按照健康管理计划的要求,每天坚持运动,不吸烟,保障充足的睡眠等,第二年保费缴付将享受一定幅度减免。
 
  目前,友邦中国也在引入类似的保险+健康管理的模式。不过,我们暂时不考虑直接通过保费减免的方式,因为这种保费计算方式比较复杂
 
  应该说,这种保险+健康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三赢,首先,投保人生活方式更健康,患病几率更低,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理赔开支;其次,投保人在获得健康同时,又能减少保费缴纳负担;第三,投保人患病几率降低,也间接降低了当地医保支付负担。
 
  其实,这个担心没必要。如果你对保险公司理赔偿付能力感到不放心,可查看保险公司定期公布的偿债能力充足率,评估保险公司有没有足够资金储备用于理赔兑付。一般而言,减免的保费收入部分仅仅占保险公司每年保费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不会对保险公司整体理赔能力构成冲击。通常保险公司都会按照保单条款决定是否理赔,理赔金额,这些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保险公司绝不能因为保费收入少了一些,就相应提高投保人理赔门槛,变相减低理赔开支。
 
  21世纪经济报道观察员 陈植
 
  近年笔者在一些国家出差时,也接触过保险+健康管理模式。从保险产业纵深发展角度而言,这是保险公司从事后理赔向事前疾病预防的一种转变。
 
  此前,保险公司会将大量资金投资在疾病管理领域,包括投资建设医院、医药研发机构、基因检测机构等,通过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开支降低理赔成本,以此向投保人提供合适医疗服务同时实现理赔控费,达到承保盈利目标。不过,保险公司对健康管理的涉足不够深。
 
  近年,保险公司越来越发现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对降低保险公司理赔压力同样有着巨大影响力,开始纷纷涉足这个领域。
 
  但笔者认为,这类保险+健康管理模式能否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保费减免无疑于修改原先保险合同缴费条款,需要向当地相关部门重新备案,先证明保费减免不会影响保险公司赔付能力。二是民众接受也有一个过程,不少投保人宁愿多缴费,也不愿放弃吸烟或者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等。
 
  事实上,笔者近期也遇到不少朋友咨询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发现,境外不少保险公司提供的保费减免力度,疾病保障范围比内地类似保险产品更大,于是纷纷想在香港等地购买这类保险。
 
  但笔者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这类地下保单的法律风险不小。
 
  首先在法律层面,当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与内地居民相比,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其次在退保环节,香港保险是没有“保底”设置的,即保险公司一旦破产,投保人也可能跟着“血本无归”。如果想要中途退保,投保人只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此外,香港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无具体要求,大多数长期期交保单在保单前期现金价值很低,前2年甚至为零。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