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系ABS:总规模仅1000亿 难以应对券商竞争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1日

“鲜为人知”的保险系ABS
    由于具备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使用率的特征,ABS(资产支持证券)业务为“资产荒”大背景下的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与投资产品,前两年发行清淡的鸡肋产品正成为市场热潮。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新兴业务正在成为券商、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等逐鹿的新舞台。
 
    不过相对券商系ABS蓬勃发展相比,险资系ABS则“鲜为人知”。和企业ABS和信贷ABS的“天量”相比,保险系ABS显得非常弱势。
 
    总规模仅1000亿左右
 
    保险系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管理机构作为受托人设立支持计划,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面向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发行受益凭证的业务活动。保险系A B S一般被称作资产支持计划,是保险资管产品中的一种类型。
 
    “与信贷A B S和企业A B S相比,保险系A B S起步非常晚,相关规则仍有待补充完善。”天风证券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
 
    事实上,保险业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2年下半年,第一单保险系A B S是新华资管设立,融资人为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基础资产为东方资产持有的不良债权资产,不过该项目被认为实质上是抵押贷款。
 
    之后的保险系A B S是民生通惠-阿里巴巴1号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以阿里旗下的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是市场上首单以基础资产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的保险系A BS。
 
    目前保险系A B S的市场规模并不大。自2015年以来,共有14期(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注册或得到批复,而且均已成功发行。值得关注的是《资产支持计划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后,新发保险系A B S均改用“资产支持计划”命名。
 
    最新一期资管支持计划成立于3月16日。3月29日,保监会公布批复了华泰资产发行华泰资产-易鑫租赁一期资管支持计划。南都记者从负责该项目的律所获悉,该项目是国内首单汽车金融保险资产支持计划,推出了总规模10亿的险资A B S产品(保险资产支持计划)。
 
    该产品总规模为10亿元,其中优先A级资产支持计划受益凭证规模为8亿元;优先B级资产支持计划受益凭证规模为0 .75亿元;次级资产支持计划受益凭证规模为1.25亿元,由上述租赁公司全额认购。不过,该律所没有公布该项目的收益率。
 
    根据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共有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试点形式,发起设立了22单支持计划,共计812 .22亿元。平均期限5 .5年左右,收益率5.8%~8.3%。
 
    孙彬彬预计,根据近期发行节奏并结合历史发行数据,可以判断保险系A B S总规模大约为1000亿元。
而企业A B S今年一季度的发行量便超过了1100亿元。
 
    多种因素制约
 
    “保险机构参与资产支持计划业务的积极性较高。凭借保险机构的资金优势,后续险资A B S产品数量会增加。”北京一位保险资管经理表示。
 
    一家银行系保险资管公司在回复南都记者时表示,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加快发展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和组合类产品,探索开展P P P等新兴融资模式。
 
    不过,券商分析也表示,保险系A B S发展也非常受限。首先是供给不足,银行发起证券化的目的是出表、满足监管要求;非金融企业进行证券化的主要目的则是融资;但保险公司并没有足够大的出表需求,资金也比较充足,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起资产证券化的愿望没有银行和非金融企业那么强烈。而非保险企业由于已经有成熟的证券化方式,通常不会另辟蹊径发行保险系A BS。
 
    孙彬彬表示,保险系A B S目的是将保险资金和实体经济对接,而保险资金往往喜稳健厌风险,因此相当一部分风险比较大的实体企业并不受保险资金的青睐。另外,在保交所推出以前,保险系A B S并不能上市交易,因此被视为非标产品,也降低了其接受程度。
 
    另外监管规则也不同。和企业A B S相比,保险系A B S的监管规则更加严格,对原始权益人资质、信用评级、风险管理等都作了更严格的限制;同时,在多头监管体制下,外部企业发行保险系A B S还可能受到其他监管部门的掣肘。
 
    最后是外部竞争激烈。目前资管投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企业A B S中,券商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经验的相对缺乏使得保险资管难以应对券商的激烈竞争。

分享: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