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保险业如何摆脱“大而不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7日

    中新网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来的第一个是交警,第二个就是保险定损员。”网民的这句话,道出了保险对于汽车行业的重要性。

  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汽车保险消费也随之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车险市场。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车险保费合计683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高于整体财险行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险市场正呈现“大而不强”,尤其保险行业在汽车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与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不相称。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朱进元向记者指出,保险业在民众汽车消费过程中承担了70%的成本,但其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当中却没有足够话语权。“作为行业协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这样的一个扭曲状态,这注定是不能长久,注定需要回归正常。”

  事实上,在许多车险成熟的国家,保险业介入汽车安全领域研究已成为常态。如德国安联保险便建立了汽车安全技术中心,通过引入安全带、安全气囊、高级汽车防盗锁等技术,为汽车行业设计制造更加尖端可靠的安全系统提供了帮助。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的特性还有助于引导汽车厂家生产低风险车辆。例如,保险公司按照历史经营数据,对各车型设置不同风险系数,将使群众偏向于消费风险系数低的车辆。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长李开国分析说,从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看,车辆安全性能、维修成本、事故出险频率等因素是不同车型车险定价的关键,其专业技术支撑需要充分整合汽车和保险行业的优势资源,由专业汽车及保险研究机构联合完成。

  目前,中国保险业已开始尝试“跨界”进入汽车安全领域。去年底,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框架。该指数从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等四方面开展研究,力图为消费者购车用车、车险保费厘定、汽车安全研发等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总经理万鑫铭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上述指数媒体说明会上表示,不同车型的安全指数测试评价结果,将为消费者、保险企业、车企提供基础对话平台,为消费者选车用车、为保险企业理赔和差异化费率厘定、为汽车厂商改进汽车安全性能提供直观的判断标准。

  据研究方介绍,上述指数有望在2019年正式应用,届时消费者可在第一时间查询相关车辆安全性能。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将倒逼车企提高车辆安全性能,还将极大提高保险业话语权,从而使安全性能不高的车辆厘定更高保险费率成为常态,为汽车消费者提供更多风险保障。

  官方对此亦有所动过。去年7月,保监会发文全面铺开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费改后,各地为了鼓励驾驶员安全驾驶,将车险费率浮动与理赔次数相挂钩,从人因子增加。不过,由于中国车险经营时间短、技术力量不足,各种车型碰撞数据、事故数据缺乏,加之车型种类繁多、规范程度低,车型系数还未正式与费率挂钩。

  朱进元透露,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出于经营成本和风险管控的需要,也在开展汽车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研究汽车安全设计新技术,从而促进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他希望,保险与汽车行业未来能对接汽车安全技术研究领域多方面需求,携手发挥好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共同助力汽车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分享: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