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王石川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3日
图/薛红伟
近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个别课文,诸如《爱迪生救妈妈》等,引发了部分教师和家长的热议,被指杜撰。人教社22日向记者表示,针对近日的争议,正在征求更多专家意见。此外,现有教材今年9月将被替换,在新版教材中,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弃用《爱迪生救妈妈》不应是终点。一方面固然应该体谅编写者的不易——教材难编,要通过亿万用户的挑剔,必须尽可能地做到完美无缺。问题是,完美何其难矣?另一方面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当然不能充耳不闻,更不能固执地拒绝不改。为了避免出现问题课文,是不是应该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
据报道,教材每隔一个周期都要会调整,一来吸收新的文学成果,二来紧跟社会变化。怎么吸收、怎么紧跟,具体的标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趁调整之机,淘汰那些有瑕疵的课文?建立正当而正常的纠错机制,就不能容忍问题课文一“赖”就是十多年乃至数十年。
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社已表示,针对近年来语文教材选文出现的一些争议,在编写新教材过程中,编写组对选文严格把握标准,广泛听取意见,分专题审查,涉及科技内容的选文,一律送有关领域科学家进行审查把关。这显然是非常务实而清醒的姿态,可圈可点。如果果真做到了这一步,问题课文势必大大减少,即便百密一疏,也难逃被清退的命运。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