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消费者当心“保险陷阱” 谨防银行存单变保险单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5日

    到银行去存款,结果却带回来一份保险单。近年来,消费者办理存款遭遇“保险陷阱”的现象越来越多。昨天,沈阳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银行存款时做到四注意。
 
  一是要注意认清销售人员身份。到银行存款时,不要盲目依赖宣传资料和介绍。遇到销售人员介绍高于银行同期利息的“存款”时,消费者就需要提高警惕。这些人虽然穿着酷似银行制服的衣服,也可能不是银行理财经理,而是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他们大力推荐的“银行理财产品”或“有分红的银行储蓄”,可能和银行没有半点关系,只是一纸保单。
 
  二是要注意看清所签单据。在银行签署任何单据,都要认真看清楚,所签单子是保险单还是存款单。消费者可以在银行买保险,但买的应该是银行代理的保险,合同是和银行的理财经理签。重要的是,客户必须知道自己买的是保险产品。
 
  三是要注意利用退保犹豫期。若发现被销售人员误导、对保险产品不满意等,要及时与银行工作人员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联系退保。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之后有10天的犹豫期,犹豫期内可免费退保。超过10天犹豫期,消费者要求退保则需要承担退保违约金。
 
  四是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果被误导买保险已经超过了犹豫期,消费者一定要保留相关证据,到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还可以将相关资料提供给保监会等有关部门。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 张晓宁

分享:

来源: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