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 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南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0日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去年比前年60岁以上人口增加了886万人,这意味着全国几乎不到4秒钟就有一位人士进入老龄阶段。老龄化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老龄化的钟声越来越紧迫,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摆到所有人面前。要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更需致力农村,找到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然而,由于经济、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要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还有一定的困难。
经济发展落后,养老保险缴费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与城市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农村的耕地被政府征用用于城市化、工业化建设,有些农民的收入甚至不能满足自己与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农产品价格又比较低廉,再加上物价不断上涨,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手中没有余钱养老保险的缴纳又从何谈起?
农村思想观念的落后,参保意识淡薄。一是由于传统的养老观念的影响。养儿防老与家庭养老的思想已在我国延续千年之久,改变这种观念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教育与宣传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对保险的错误认识。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还不成熟,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为了短时间的蝇头小利利用语言陷阱、夸大保险保障范围等手段推销保险以及一些保险公司“投保容易、理赔难”的做法败坏了保险业的风气,让许多人认为保险是骗人的,这是造成养老保险在农村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要转变人们尤其是农村人民对保险的这种误解也需要整个保险行业长时间的努力。三是农村人民对保险认识不足。由于农村教育水平有限以及部分地区宣传不到位,绝大多数农民对养老保险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很多村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只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不仅是对商业养老保险不了解甚至对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依旧一无所知,这就导致了他们没有认识到养老保险对于他们今后生活的便利与保障,仅仅着眼于现在要缴纳的一些保险费,这就导致他们不愿意投保。
要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养老保险缴费难的问题。实施政策倾斜,对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对农业的帮扶力度,在相关的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既要政府帮扶也要自身鼓劲。
人们也要提高自身的保险意识。人们对于保险的不了解甚至误解是对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一大阻碍。人们要主动学习相关的保险知识,积极参加政府关于保险知识的讲座,了解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转变对保险的错误观念,及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