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福建花卉种植保险试点遇冷 各地叫好不叫座

来源:东南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3日

    东南网3月3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龙闻 戴裕辉 洪锦城)近日,我省出台《2017年设施花卉种植保险试点方案》。早在去年,漳浦、龙海、南靖、福清等8个县(市、区)便首先开展试点工作。如今,这一险种将在全省范围内铺开。
 
    这是国内花卉主产区首个省级花卉保险实施方案。然而,试点期间,花卉保险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鲜有投保案例。囿于高投入、高风险、高赔付的行业特性,无论是商业保险还是政策性保险,大多不愿涉足花卉领域。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何走得更远?业内正在关注。
 
    “三高”行业催生细分险种
 
    朱松棋是龙海市九湖镇百花村的多肉种植户。去年5月,他花了近7万元,为自家20亩基地内的设施大棚与多肉购买了保险,成为漳州首个参保的种植户。
 
    “花卉产业风险太大,不少种植户因天灾一夜返贫。”朱松棋一直期待能有相应的险种,适度规避天灾带来的经营风险。为此,他曾多次找到当地林业部门与保险公司咨询保险事宜,却无果而终。
 
    花卉行业,是保险业务的空白领域。“花卉苗木业具有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 三高 特点,一旦出现极端天气,便可能大范围受灾。”漳浦县林业局花卉办主任胡益芬表示,出于盈利风险考虑,大部分商业保险公司对开展此类保险动力不足。
 
    花卉产业巨大的不确定性,则给保险业务带来大量操作难题。“花卉品种繁多,价值认定主观性太强,容易产生分歧。”龙海市林业局花卉办负责人甘亚海表示,加上市场波动大,花卉投保时和理赔时的价格可能天差地别,定损难度很大。几年前,福建林业与保险部门曾有意针对日益萎缩的漳州水仙花产业,出台特色险种方案,但最终由于操作瓶颈未能实施。
 
    业者认为,花卉保险的突破,需要政府予以推动。2016年,福建推出政策性农业保险新险种——设施花卉种植保险,并在8地开展试点。按方案,在风灾、雨灾、山体滑坡等12类情形对花卉及其设施造成的损失,投保人可申请理赔。省、县两级财政给予投保者至少30%保费补贴。朱松棋是首名受益者。去年袭闽的莫兰蒂台风,损坏了不少棚膜、遮阳网等设施,他获得数千元理赔。

分享: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