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学明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2日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4周年纪念日。眼下,随着学雷锋日的临近,全国各地中小学也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传承和发扬好雷锋精神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他们从小锤炼自身的高尚品格,也有助于他们长大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祖国建设。那么问题来了,当下社会,我们该怎样引导中小学生传承和发扬好雷锋精神呢?
笔者在网上搜索“学校雷锋日活动”关键词,发现学校开展的活动几乎千篇一律,大都是让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或者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或者开展学雷锋标兵评比等。再加上教师对孩子们“学雷锋、做好事”的谆谆教导,在孩子的大脑里很容易形成一种定势:“学雷锋=做好事”,并且还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其实,学习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做好事,也并非是要获得回报,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热爱学习、爱国爱家、勤俭节约、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展现,只有让孩子更加全面地了解雷锋精神的本质内涵,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把其发扬光大。那么,如何让孩子传承好雷锋精神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带孩子多角度体味雷锋精神。
让孩子在学校教育中传承雷锋精神。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学校应积极履行职责使命,在教授好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让学生传承好雷锋精神。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校园广播、文化墙展示等,在校园内广泛营造学习雷锋精神的浓郁氛围。另一方面,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雷锋活动。教师可以让孩子观看纪录片《雷锋》,或给孩子讲一讲雷锋故事,也可以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雷锋精神的认知,抑或是让孩子谈一谈如何从自身做起践行雷锋精神。笔者相信,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体味雷锋精神的内涵。
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传承雷锋精神。俗话说得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孩子传承好雷锋精神,家庭教育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对于家长来说,不妨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给孩子上一堂雷锋精神教育课。比如,可以给孩子讲一讲感动中国人物故事,也可以给孩子讲一讲中国文明网上的好人故事,抑或是给孩子讲一讲发生在当地的学雷锋先进典型,这些先进人物、优秀事迹都是雷锋精神的集中展现,既有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精神,也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神,还有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精神。孩子听家长讲故事的过程,其实也是把这些精神内化为自我认知的过程。
让孩子在参与公益活动中传承雷锋精神。眼下,步入三月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以学雷锋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比如到敬老院献爱心,开展纪念雷锋主题征文活动,深入社区美化环境,举办雷锋红色藏品展等等。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也是帮助孩子感悟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家长们不妨带着孩子一道积极参与活动,让孩子通过实践感知、感悟雷锋精神的真谛,笔者相信这一定比空洞的说教效果会更好,也更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