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靓丽乡村幸福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1日

  “家乡变化真大啊!新房子一排排、街道干净整洁,令人感到清新亮丽。”2月26日,崇义县文英乡古选村村民张春燕感慨道。
 
  近年来,崇义县以国家环保部对口支援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遵循“城乡一体、购买服务、管干分开”原则,建立起一套“全覆盖、全天候、服务市场化、队伍职业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网格化”的“两全四化”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崇义模式”,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西省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
 
  整治行动靓乡村
 
  行走崇义,记者发现,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各个乡村的庭院,清澈的溪水在村落旁流淌,每座小楼或近或远处都有青色的垃圾桶,家家门前屋后整洁漂亮。“我们每天都会对村内道路进行保洁,及时清运垃圾,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正在清理垃圾的杰坝乡长潭村保洁员伍孝顺告诉记者。
 
  乡村的靓丽,源于农村垃圾的有效治理。近年来,崇义县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建设秀美幸福家园”为引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风貌改造、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一系列工程,从源头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上级争取一点、财政奖补一点、乡(镇)村自筹一点、农户缴交一点”是崇义破解农村垃圾整治资金瓶颈的有效举措。同时,该县实行城乡一体、城乡联动,推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全覆盖。“按‘户分类减量、乡(镇)收集压缩、县环卫所转运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我们实现了垃圾终端无害处理。”伍孝顺介绍。根据垃圾量、运输距离和转运能力,该县在各乡(镇)配备钩臂车、挂桶车、三轮摩托车和垃圾桶,用于镇、村垃圾收集和清运,将农村与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有效对接。截至目前,该县已采购钩臂车4辆、挂桶车22辆、三轮摩托车132辆、钩臂箱15个、公共垃圾桶1.1万个,平均每村配有一辆三轮摩托车。
 
  在此基础上,崇义县通过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多形式监督保洁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保洁质量全天候。保洁员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确保农村各区域每天都有保洁员清扫、垃圾每天有人清运,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要求保洁员全天候保洁,垃圾堆放处理不及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完善机制管长效
 
  农村垃圾整治如何做到长效管理?崇义县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发包处理,使保洁工作走上职业化、专业化,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由专业化保洁公司承揽乡(镇)圩镇、道路、村庄保洁任务。该县引进6个保洁公司,聘请了439个保洁员、清运员。
 
  崇义县在县级成立环境办、乡镇成立环卫所、村级成立卫生监督理事会。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户做好门前屋后垃圾清扫、沟渠清理、杂物整理,并对垃圾做到分类减量;另一方面,通过智能监控管理平台、群众监督、实地督查等方式对保洁公司实行综合评价、日常考核与奖惩挂钩、与保洁员工资挂钩的方式进行管理。“全面划定保洁公司工作职责、服务范围、服务内容,要求其加强对保洁员工作日常性监督,强化内部管理,对保洁公司实行精细化管理。”该县环境办负责人李秀松介绍,保洁公司对保洁员工作实行基础工作和奖励工资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圩镇一天两扫、公路沿线一天一扫(捡)、村庄垃圾日产日销,做到垃圾不溢桶、无裸露。
 
  与此同时,崇义县还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实行网格管理,明确政府、保洁公司、农户三方责任,管干分开,各司其职,建立有专人管、用制度管的长效机制。划分卫生保洁责任网格化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一个工作组、一名理事会长,负责本片区卫生保洁的管理、监督工作,并与保洁责任片区内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实现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同时加大督查力度,由县环境办不定期到各地督查和曝光,发现问题立即向有关乡镇派发整改单,限时整改到位。
 
  习惯养成促文明
 
  在丰州乡雁湖村,记者遇到了正把已分类好的垃圾丢到距家不远的垃圾桶里的周福瑞,他说:“现在我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头天的垃圾先分好类再丢到垃圾桶里,这都已经养成习惯了。”
 
  村民是环境整治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环境整治的最大受益者。崇义县把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以提高农民素养、培育文明乡风为目标,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大讲堂”活动及“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创评活动,弘扬正能量,传播文明新风。同时,充分利用县域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在校内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护环境卫生”主题班会及公益活动,让学生成为爱护环境的践行者和“宣传员”,让清洁家园的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院内院外勤打扫,邻里乡亲和睦相处,文明面貌树新风……”这是铅厂镇义安里村的“卫生公约”。该村党支部书记曾宪锦介绍,“公约”是村民们共同制定的,引导村民开展环境保护自治,增强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倡导村民之间友爱互助之风。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温丽江 罗四平 记者曹建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