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今年保险业监管重“严”值 主动防控四大风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4日

    在日前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2017年,监管部门将重点围绕公司治理、保险产品和资金运用3个关键领域,下决心处置保险业的潜在风险点,推动保险业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主动防控四大风险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保险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保险业资产总量15.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31%。
 
    不过,保险市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一些风险。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当前保险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风险。利差损、非正常退保和满期给付、流动性等风险因素不容忽视。二是激进经营的风险。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有极少数公司出现了公司治理、业务与投资激进、盲目并购等问题。三是宏观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企财险、货运险等领域的业务下滑,也加剧了行业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四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保险公司与银行、证券、基金等领域的交叉性有所增多,一些互联网理财和B2B平台利用保险问题征信,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传递风险开始显现。
 
    据介绍,未来保监会将坚持“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进一步完善保险业风险监管的整体框架,强化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主动防控相关风险。
 
    投资海外积极审慎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从客户那里“收购风险”的同时会产生保费收入,因此做好保险资金保值增值是提升企业赔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开放,保险公司赴海外投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监管部门对于海外投资的态度是积极且审慎的。一方面,整个保险业可运用资金规模非常大,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海外投资对中国保险企业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法律环境、政治环境、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以及海外投资人才的不足,都会形成潜在风险。
 
    “截止到2016年12月末,我国保险业在境外投资余额是492.1亿美元,占保险业上季度末总资产的2.33%。目前,境内保险资金在海外投资的案例虽然不多,但都比较成功。中国的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赴海外投资一直也都很重视。从日前监管层的表态可以看出,未来监管部门对于所处阶段不同、市场表现不同的保险公司将分别采取‘稳’‘进’‘严’的差别化监管措施,从而帮助保险行业防范自身风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聚焦主业服务经济
 
    那么,对实体经济来说,保险业意义何在呢?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表示,保险业对风险的评估会影响风险资产的流向,其在风险出现后的赔付又使得生产和生活能够得以稳定持续,从而保持经济的持久活力。可以说,保险业的特色就在于为社会降低风险,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因此,保险业投资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的原则,坚持服务保险主业的方向。
 
    “从目前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结构来看,绝大多数资金实际投向了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能够做到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这种总体稳健的大格局与我们监管层的有效管理与引导密切相关。”王国军说,虽然保险企业在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风险管理作用,但其对自身的风险管理亦不容忽视。
 
    王国军建议,未来保险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内部风险管控力度,强化相关机构设置,进一步从源头避免保险业“不保险”的状况出现。
 
    项俊波:不允许保险被金融大鳄借道和藏身
 
    2月2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项俊波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保险市场监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情况。“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项俊波说。

分享: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