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人均收入大比拼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种种现实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冯海宁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3日

  统计发现,目前有6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万元大关,其中上海和北京两大直辖市均突破5万大关;在城乡平衡发展方面,浙江的城乡差距最小,西部地区最大。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凡是高于这个数字的地方,尤其是人均收入破3万的地方,应该说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总体较高;而低于这个数字的地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总体相对较低。
 
  笔者以为,对比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会发现这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种种现实。
 
  先来看看高收入地区。上海与北京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大关,笔者以为“照”出三个问题:一是这两个城市占有较多的公共资源和优质商业资源,这是人均收入增长的基础;二是城市管理者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适宜“土壤”;三是这些地方居民总体受教育程度比较高。
 
  据悉,京沪的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而现代服务业正是高收入人群集中的行业。从这个角度来说,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也是因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群收入高,拉高了人均收入水平。但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服务业发达,也与城市功能定位、公共资源、政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浙江、天津、江苏、广东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一方面“照”出其区位、自然资源等优势。这些省市都是东南沿海城市,具有中西部地区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自然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以广东为例,毗邻港澳,又与东南亚国家联系密切,再加上率先改革开放、开放程度高,就有利于外贸等行业发展。
 
  另一方面“照”出当地居民勇于创业、善于营商的发展环境。以浙江为例,笔者曾在该省工作和生活过几年,发现浙江很多人创业意识比较强,形成了浓厚的营商氛围,所以浙江民营企业多、企业主多,这些人自然而然收入比较高,又能带动就业,就会拉动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
 
  反观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不仅区位优势等先天条件不如上述6省市,而且很多后天条件也不如,比如改革开放程度不够,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没有享受到某些政策;二是地方主政者缺乏改革魄力;三是改革条件或不够成熟。希望有关方面看到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再说说城乡收入差距。在统计的28个省份中,有9个省份的城乡收入比大于2.72的全国平均水平,为何会如此?笔者以为,这主要缘于城乡各自发展缺少融合,以及县域经济、农村经济不发达。当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是两张皮,农村居民就难以从城市发展中分享到发展成果。
 
  贵州城乡收入差距最大,既是因为自然条件落后,如平原少、山地高原多,也是因为后天改变不够,比如农村交通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但由于投入不到位,交通条件难以支撑居民提高收入。希望有关方面从城乡收入差距大看到两点,一是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需要对农村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总之,无论是高收入地区,还是低收入地区,或是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对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多重失衡,如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等。这提示我们,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必由路径。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