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县“四个一批”构筑就业扶贫“大本营”
来源:赣州金融网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2日
本站讯 近年来,大余县以实施就业援助帮扶就业、依托产业发展扩大就业、鼓励能人创业带动就业为主要工作措施,以“四个一批”推动充分就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构筑了就业扶贫的“大本营”。
招聘大会对接一批。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招工信息发布平台;着重做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帮扶工作,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或提供免费培训,助力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据统计,今年春季就业招聘大会前来参加应聘的扶贫对象有229人,达成就业意向83人,实现了“春风行动”与“精准扶贫”的对接。
优势产业扶持一批。该县实施龙头项目带动、扶贫专项拉动、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推进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农副
产品众多的优势,重点做强花卉苗木、蔬菜、油茶、生猪、蜂业、乡村旅游等十大扶贫主导产业,着力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制定出台贫困户产业帮扶到户资金奖补办法,落实1.35亿元“产业扶贫信贷通”
贷款,扶持贫困户发展蜂业、油茶、白鸭养殖等种植养殖项目。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12个养蜂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带动800多户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业。以贫困村为单元,建成葡萄、莲藕、优质林果等特色产业片区。目前,该县已建成规模基地62个,总投资5.8亿元,累计带动248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扶贫车间吸纳一批。依托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的作用,引导镇街、村利用闲置土地和房屋,创办适合居家分散的手工产品加工业务的“扶贫车间”。按照先行试点,全面带动思路,去年2月率先在新城镇南丰村创办了新建五金仿藤家具厂,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全县22个省级贫困村。依托仿藤厂这种扶贫车间模式,全县共计建立了83个扶贫车间,扶贫车间共计带动就业2292人,其中贫困户765人,月人均工资可达到1500元以上。
公益性岗位托底一批。针对农村贫困群众文化低、年龄大、就业难等实际情况,该县各乡镇和人社部门大力开发托老看护、保洁保绿、山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对有就业愿望、就业条件的贫困群众实行了安置,并制定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明确就业脱贫退出机制,目前已安排435名贫困劳动力上岗。(赣州
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