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银行代销规定执行不给力:保险沙龙打政策擦边球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1日

    监管部门表示,保险公司人员在银行网点开沙龙并且介绍保险产品属于规定的模糊地带,如果在此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了保险,并且认为自己误买,15天内均可反悔。
 
  ■本报记者 彭 妍 
 
  去年5月份,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对销售人员及其代销产品范围进行明确授权,并在营业网点公示;商业银行应按照有关规定在专门区域销售,销售专区应当具有明显标识;禁止未经授权或超越授权范围开展代销业务,禁止非本行人员在营业网点从事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等活动,不得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其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混淆销售。
 
  如今,代销新规落地10个月,《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网点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按照新规执行,有的银行网点打政策擦边球,仍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银行网点涉嫌推介保险产品。另外,虽然大部分银行网点都“晒”出了关于代理销售人员资质及其代销产品范围的公示,但个别银行网点存在公示缺位或不足的现象,需要客户主动询问才会出示。
 
  公示“羞答答”
 
  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海淀区多家银行调查发现,多数银行都贴出了关于代理销售人员资质及其代销产品范围的公示,但有的银行网点关于此项内容的公示有些“羞答答”,甚至是“躲猫猫”,很难被储户直接发现。
 
  本报记者来到某国有大行支行网点,记者注意到了摆放在门口醒目位置的公告展示板,用三张A4大小的纸打印着“关于销售人员及其代销产品的单子”,贴在展示板上,字号比较大,一眼就能看到公示的内容。
 
  不过,也有一些银行的公示做得不太到位。《证券日报》记者在另一家国有大行某支行网点看到,该行虽然也印制了销售人员及其代销产品的公示,但只放置于理财专员的办公桌上。
 
  在海淀区的另一家银行的营业大厅,理财经理对于代理销售人员资质及其代销产品范围的公示规定并不了解,他表示:“我行没有规定要求必须公示代理销售人员名单,我行的公告展板比较小,所以有时没有位置就不会张贴代销产品的公示。”当记者结束暗访离开时,他又急冲冲跑到门外告诉本报记者:“刚才在同事的帮助下找到了关于代理销售人员资质及其代销产品范围的公示,原来放在了不显眼的位置,刚刚没找到。”记者发现,这张“mini版”的公示单只有A4纸一半大小。
 
  在一些银行的网点,关于销售人员及其代销产品的公示不太显眼,要么在银行网点最里面远端的墙上,要么在墙边不显眼的位置,不仔细找根本很难发现。
 
  银行网点有保险人员身影
 
  《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银行网点已看不见保险人员的驻点。但在一家国有银行支行网点,有一位保险人员正在现场为三五个客户正讲解某一款保险产品,该行的客户经理表示,“我行会不定期举办像这种沙龙似的活动,让保险人员专门讲解相关保险产品,以便客户了解的更全面。” 
 
  本报记者来到另一家银行网点,该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我行有时也会让保险人员到网点讲解相关保险产品,这个是被允许的,不违反规定。”
 
  但是,按照《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对销售人员及其代销产品范围进行明确授权,禁止未经授权或超越授权范围开展代销业务,禁止非本行人员在营业网点从事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等活动,不得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其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混淆销售。另外,2014年4月初,保监会曾出台银保新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对投保年龄、从业人员引导、产品宣传及犹豫期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禁止银保驻点销售。
 
  就上述现象,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银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上述情况,我们也很难准确界定是否属于违规,按照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到银行网点,但是保险公司人员在银行网点开沙龙并且介绍保险产品属于规定的模糊地带,如果在此情况下购买了保险,并且消费者认为自己误买,15天内均可反悔,避免以后出现纠纷。”
 
  专区销售无明显标识
 
  为防止销售人员私自销售产品,上述《通知》还规定,银行必须实行专区销售,即商业银行应按照银监会有关规定在专门区域销售,销售专区应当具有明显标识。
 
  但是,《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的部分银行网点发现,有的银行网点的销售专区并没有明显标识。
 
  在一家银行网点,当本报记者问及如果购买保险产品,是否会提供专门销售专区,该行的理财经理表示不了解专区销售的规定。而在另一家银行网点,本报记者发现,虽然有专门区域可供客户购买保险产品,但是该销售专区并没有张贴明显标识。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