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福建医改样本:医保支付与两票制同时推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7日

    福建“医保支付、两票制”同时推进 配送商争抢配送资格 
 
  本报记者 陈红霞 武汉报道
 
  新政将给药企带来较大的降价压力,并对物流配送重新洗牌。
 
  “针对福建省推出的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目前药品物流行业内竞争很激烈。”2月16日,一国内知名流通企业福建区域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福建医改新政下,药品采购价格会有一定降价幅度,当前竞争激烈的主要是一些降价空间小的药品,对于部分降价空间大的药品,我们不排除会弃标。
 
  日前,福建省医疗保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医保办”)对外发布《关于开展以医保支付结算价为基础的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工作的通知》,在福建省正式开始推进“联合限价阳光采购”,这是福建省医保办成立不到一年后,首度祭出的“大招”。
 
  “这是中国当前医改推进过程中一次尝试。”北京一位医药行业券商研究员则认为,如果这一模式成功,未来可能在全国推广,不过,目前这一新政带来的药品限价给药企很大压力,预计短期内全国推广的可能性不大。
 
  医保支付、两票制同时推进
 
  福建省医保办对外解释称,区别于以往的药品采购,“联合限价阳光采购”意在发挥市场机制挤压药品价格虚高空间,对全省各级各类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耗材),实施以医保支付结算价为基础的联合限价阳光采购。
 
  本次联合限价阳光采购确定药品目录共计1979种2253条,目录中,针对九标(福建第九批药品集中采购)执行中采购金额大的辅助性用药、重点监控品种以及不属于基药、低价药目录的中成药注射剂和明显存在虚高价格的药品予以剔除;对不在《福建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版)》内的抗菌药物不纳入采购目录;对一些九标未入围的国家基本药物以及省属医疗机构申报并通过评估的品种和一些群众常用的“价廉有效”的药品(如:中成药“感冒灵颗粒”、“清凉油”等)予以增补。也就是说,竞争性药品与辅助用药、营养用药降价压力较大。
 
  “福建省此番的阳光采购超出多项预期。”对此,西南证券医药研究团队一份研报中指出,从2016年3月开始,福建省九标才开始执行,至今不到1年,执行之快,超出预期。而本次药品采购的新方案直接以《规则》形式下发,明确执行态度超预期。
 
  此外,从2月3日联合采购通知发布直至2月20日公布省级联合采购结果,18天时间完成了报名、申报、审核、三轮报价、价格谈判等相关环节,执行进度超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将医保支付标准与药品采购紧密衔接,发挥医保的节流功能,医保参与程度超预期。这就说明,福建省此番推进阳光采购的决心十分大。
 
  新标推行中,降价是主旋律。西南证券研报也指出,其市场机制还体现在,针对竞争性药品在平台上通过三轮公开竞价、充分竞争后,按价格从低到高保留若干家挂网。由医疗机构自行议价、阳光采购。对列入重点监控的药品月销售金额超过500万元,以及每季度销售金额前十名的辅助性用药及营养性用药实行阶梯降价。
 
  争夺配送资格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药品采购采取“招生产企业,实行统一配送”的模式,并要求严格执行“两票制”,鼓励实行“一票制”。其中,基础输液实行“一票制”,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输液可以实行“两票制”。此外,一个生产企业在同一片区只能指定一家配送企业配送本企业所有挂网药品。
 
  “在新的配送规则下,我们需要拿到配送权。”上述医药公司人士则指出,当前不少配送商已经开抢,而在付款方式和利益让利机制上,已比以往要大。
 
  不少外来资本已开始抢滩这块市场。
 
  此前,顺丰宣布进入医药物流配送领域,而中国邮政也早已在2012年前后就开始布局,其中,福建省是中国邮政医药物流配送的重点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4年,中国邮政设立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获得福建省基本药物配送企业资格,至今,中国邮政已完成在福州、莆田、三明、泉州等七大片区的布局。
 
  “上述说法基本正确。”上述医药负责人则表示,医药物流配送竞争已十分激烈。不过,医药配送的要求比较严格,对配送时效和网点覆盖率均有要求,而在当下医改推进和下调药价的背景下,也逐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目前各省大部分新一轮招标逐渐落地,福建省的模式会不会在全国推广,也将取决于此次降价力度。 在一些利润较为薄弱的领域,不排除有企业会选择弃标。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