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的金融创家史
坐在记者面前的胡义南,相貌憨厚、斯文腼腆、语调平缓,很难看出已经是一个在商海折腾了十几年,弃教从商的“胡老板”。
胡老板原是“胡老师”。1991年,26岁的胡义南从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做金融学讲师,主教货币、信贷等课程。那段从教的日子,胡义南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停思考,积极寻求如何将“书本上的货币变成现实中的财富”的创业机会。
他的灵感来源于敏锐的洞察。上世纪90年代的广州,私家车开始逐渐走入家庭。胡义南从中嗅出商机,创办了一家名叫广东南枫的汽车俱乐部,被他“拉下水”的还有当年同时在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任教的法律系副主任赖秋萍(赖秋萍在胡义南随后的创业之路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现任泛华总裁)。
汽车俱乐部的运营情况并不一帆风顺。刚开始时,他们向汽车俱乐部的成员们提供的服务只包括洗车、救援、********等。他们推出5元一次的洗车卡,预计会有人排队来买,现实却令他们失望;他们推出168元一张的会员卡,会员可以享受以上所有服务,但即使到1998年的时候俱乐部会员数目突破10万人,他们仍然没有盈利可言。“我要卖出1万张不过才100多万元,除去各种成本后所剩无几。”胡义南摇着头说,“太慢了,根本赚不到钱。”
实际情况比他想象得更糟。几年下来,成本越来越高,“在报纸上登个广告就要花十几万,我们的广告当时在广州都能看到,钱一下就花光了。”从1998年到2000年,南枫汽车俱乐部亏损超过2000万元。
现在回想起来, 2000年是胡义南感到最困难的时候。他还记得那一年的春节前,他去找一个同学借了30万元,给他公司里的一百多名员工发工资过年。他对同事说,他可能真的过不去这一关了。
但他没有就此认命,胡义南开始另辟他径。他在经营过程中渐渐发现,卖汽车会员卡远不如直接卖汽车保险赚钱。他很快决定免费发展会员,然后通过向会员卖保险获取盈利。
就在同一年,汽车消费贷款成为中国最流行的买车解决方案,由于个人信用难以判断,负责提供贷款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