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扬优成势促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3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行走在宁都,处处呈现生机盎然景象:大棚里,瓜果飘香、青翠欲滴;乡野间,花香四溢、游人如织;车间内,机器轰鸣、开足马力赶工期。近年来,宁都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经济腾飞。
 
  小微企业:乡村经济新引擎
 
  “原来在家种了几亩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好了,乡干部帮我在宁都飞天工艺品有限公司找了一份工作,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工资收入,一年下来就是好几万元,日子越过越舒心。”宁都县田头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温莲生满脸笑容地说。据宁都飞天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龙生介绍,该公司每年生产孔明灯2000多万只,产品远销国内外,销售额上亿元。公司在田头镇建立了加工基地,直接带动周边800多名村民就业。
 
  田头镇小微企业的发展只是该县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在宁都县黄陂镇亿豪科技园、长胜镇农民创业园、青塘镇建材产业园等乡镇工业园区已经集聚了800余家小微企业,产品涉及轻纺服装,竹制品、草席、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和电子商务等行业。
 
  近年来,宁都县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水电、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园区环境。同时,制定出台《关于精准帮扶工业企业实施意见》及“降低企业成本100条”等系列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积极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对落户企业进行全程“保姆式服务”,为小微企业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如今,一大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小微企业成为推动该县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现代农业:产业富民新希望
 
  立春后,宁都县黄石镇大岭村村民张新保就开始忙活了。去年蔬菜市场行情不错,所以他早早地就着手准备今年的计划。“以前种地靠天吃饭,遇到干旱霜冻等天气,只能等着政府救济。如今,我种的是大棚蔬菜,不仅收成有保证,经济效益也成倍增加。”张新保告诉记者,去年他家承包了2个蔬菜大棚,一年就多挣了几万元,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除了承包大棚自己种外,村民还可以在蔬菜基地务工挣钱,或者以地入股基地享受年终分红,大棚蔬菜让群众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宁都县以“政府+基地(合作社)+农民”的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集中整理土地,统一流转土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基地租用、农民自建和农民返租,把政府、基地(合作社)与农民联结在一起,积极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农民搞种植不再势单力薄,而是共同谋发展。
 
  “我们从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投入高要求、机制大创新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据宁都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仅在黄石镇大岭村,该县就发展优质大棚蔬菜600多亩,引导1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直接解决150余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目前,宁都县已在黄石、田头、梅江等乡镇发展大棚蔬菜上万亩,引导发展了50多家现代生态果园,围绕现代生态果园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办起了300多家农家乐,极大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乡村旅游:扬优成势新亮点
 
  “老吴,记得‘五一’假期给我多留个房间,到时候我带上爸妈一起来。”春节期间,来宁都县小布镇旅游的南昌市游客熊炬回家前,与当地的农家乐经营户吴传寿互留了手机号码,相约“五一”再见。
 
  “现在来我们这里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了,我家的农家乐天天爆满,春节期间客房更紧张,很早就订满了。”谈起自家办的农家乐,吴传寿脸上都笑开了花。
 
  “我来这两三次了,很喜欢这里,青山绿水、环境幽雅、民风朴实,特别适合休闲散心。”在熊炬看来,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原汁原味的农家小菜是吸引回头客的重要元素。
 
  随着宁都县全域旅游建设的推进,短短两三年时间,小布镇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一个边陲小镇一下子走到宁都县发展的前沿。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万寿宫、大土楼新村……全域旅游建设让这里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游客一天天增多,山菜、山货抢手了,竹笋、茶业销路广了,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亮点。
 
  近年来,宁都县依托山青水美的环境,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乡村经济、带动村民增收的新增长点,重点打造了以小布镇、黄陂镇等红色旧址群为主的红色文化游,以翠微峰、莲花山为主的绿色观光游,以东龙、石上为主的客家民俗游,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当地村民脱贫步伐。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赖小荣 郭柳菲 特约记者曾嵘峰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