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优先 设施完善 服务均等 脱贫到户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9日
初春时节,行走在会昌县整村推进脱贫攻坚示范点文武坝镇古坊村,宽阔的主干道贯穿全村,无土栽培大棚蔬菜基地、露天蔬菜基地、四季果园基地、竹荪种植基地鳞次栉比、一派繁忙,文化广场、卫生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移民集中安置点格外亮眼。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会昌县按照“产业优先、设施完善、服务均等、脱贫到户”的思路,因村施策,每个村编制了《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统筹发展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并制定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和贫困户“一户一策”脱贫方案,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村庄整治等挂图作战、集中攻坚,扎实推进88个“十三五”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工作。2016年,该县打造了文武坝镇古坊村、珠兰乡大西坝村、庄埠乡正坑村3个整村推进脱贫攻坚样板, 6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有1.6万人脱贫。
产业扶贫是整村推进脱贫攻坚的核心。会昌县扭住产业扶贫核心,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扶持一笔资金、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产业脱贫“五个一”模式,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长短结合、种养互促,科学实施产业扶贫,使村有产业合作组织、户有产业脱贫项目,建立产业支撑。古坊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能人参与,组建了富
民生态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千亩,发展了蔬菜、果业、养鱼、竹荪四大产业,吸纳全村75户贫困户入股,签订劳务协议,在家门口就业每月至少有1500元的收入,每户贫困户至少有5种增收渠道,年增收近2万元。去年,合作社获“产业扶贫信贷通”
贷款300万元、1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扶持,向57户贫困户发放产业补助8.4万元;12户贫困户获“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通过“政府+企业+产业扶贫合作社+贫困户”运作模式享受每年3000元分红。去年,该县在“政府+
银行+合作社(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产业扶贫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油茶贷、光伏贷等产业扶贫政策,累计撬动银行贷款5.6亿元,覆盖带动贫困户17147户。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贫困村的通病,更是贫困群众脱贫最突出的“短板”。会昌县用好用足扶贫资金,按照“多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要求,集中投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滴灌”到组到户到项目,着力解决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问题。去年,全县完成通自然村公路硬化294.9公里,建成9座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了18.6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农村电网升级改造700多公里,建成88所贫困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改造危旧房和完善历年集中点基础设施建设2465户,建设农村保障性住房427套。与此同时,该县注重抓好贫困户精神脱贫,在每个村建立村级志愿者协会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最美”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制定出台了村规民约,“规”出了好习惯,“约”出了新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