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2016保险业投诉数据出炉 维护消费者经济利益5.6亿元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8日

    日前,中国保监会公布了2016年保险业投诉情况。2016年,中国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共接收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总量31831件(其中,经保险公司妥善处理消费者主动撤诉12357件),同比上升5.39%,反映有效投诉事项32442个,同比上升4.73%。
 
  保监会及各保监局接收的31831件有效投诉件中,实际办结31376件,办结率达98.57%,帮助消费者维护经济利益总计55961.79万元。
 
  从投诉渠道上看,12378热线电话投诉29431件,占有效投诉总量的92.46%;信件投诉1185件,占比3.72%;来访投诉468件,占比1.47%;网络投诉747件,占比2.35%。
2016年,中国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接收的32442个有效投诉事项中,涉及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29651个,占投诉事项总量的91.40%;涉嫌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2696个,占比8.31%;涉及中介机构合同纠纷类投诉75个,占比0.23%;涉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类投诉20个,占比0.06%。
    2016年,中国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接收的32442个有效投诉事项中,涉及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29651个,占投诉事项总量的91.40%;涉嫌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2696个,占比8.31%;涉及中介机构合同纠纷类投诉75个,占比0.23%;涉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类投诉20个,占比0.06%。
2016保险业投诉数据出炉 维护消费者经济利益5.6亿元
 
  财产险
 
  2016年,中国保监会机关和各保监局收到涉及财产险公司的有效投诉16552件,占有效投诉总量的52.00%。剔除撤诉件后的有效投诉10006件。
 
  2016年,财产险公司万张保单投诉量平均值为0.01件/万张。2016年,财产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平均值为1.08件/亿元。
 

2016保险业投诉数据出炉 维护消费者经济利益5.6亿元

消费者投诉事项涉及财产险的共有16403个。其中,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15965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382个;保险中介合同纠纷类投诉51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5个。

 
  消费者投诉事项涉及财产险的共有16403个。其中,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15965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382个;保险中介合同纠纷类投诉51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5个。
 
  从投诉事项类型看,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占比97.33%,投诉较多仍然是理赔纠纷,理赔/给付纠纷12077个,占合同纠纷投诉总量的75.65%,其中,车险理赔纠纷10160个,占理赔纠纷的84.13%。
 
  从销售渠道看,投诉较多的涉及个人代理4313件,电话销售2525件,主要销售车险、企财险等传统险种。网销渠道1721件,涉及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险、旅行意外险及各类短期新型产品。
 
2016保险业投诉数据出炉 维护消费者经济利益5.6亿元
 
  人身险
 
  2016年,中国保监会机关和各保监局收到涉及人身险公司的有效投诉15185件,占有效投诉总量的47.71%,剔除撤诉件后的有效投诉9416件。
 
  2016年,人身险公司万张保单投诉量平均值为0.12件/万张。2016年,人身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平均值为0.43件/亿元。
 

2016保险业投诉数据出炉 维护消费者经济利益5.6亿元

消费者投诉事项涉及人身险的共有16039个。其中,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13686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2314个;保险中介合同纠纷类投诉24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15个。

 
  消费者投诉事项涉及人身险的共有16039个。其中,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13686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2314个;保险中介合同纠纷类投诉24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15个。
 
  从投诉事项类型看,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中,承保纠纷5651个,占比41.29%,主要反映销售人员对条款讲解不清、未尽告知说明义务、对方明确拒绝仍拨打电话等问题。理赔/给付纠纷4230个,占比30.91%,主要涉及疾病险、医疗险和意外险责任纠纷。退保纠纷1943个,占比14.20%,主要是对退保条件、手续及退保金额的争议。
 
  在人身险涉嫌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中,各类销售违规2068个,占违法违规投诉总量的89.37%。
 
  从销售渠道看,投诉较多的涉及个人代理7802件,占比48.64%;银邮渠道3389件,占比21.13%。从险种看,投诉较多是分红险5803件,占比36.18%;普通人寿保险4047件,占比25.23%;意外险2389件,占比14.89%。
编辑、制图 叶珏珑、李忠献

分享:

来源: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