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倾力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5日

去年底,位于赣州市梅关大道旁的赣州市人民医院新院正式启用6个专科中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图为赣州市人民医院新院雄姿。
 
    □记者涂家福 特约记者段德正 文/图
 
  2016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统筹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基础上着力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在完成好省50件民生工程实事的基础上,集中重点办好40件市重大民生实事。截至2016年12月底,省50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市40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年度计划。全市民生类支出达552.54亿元,同比增支57.43亿元,增长11.6%,占财政总支出的81.6%。民生工作措施更实、效果更明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赢得了群众广泛好评。
 
  变化,让生活更加美好。新春即将到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备受社会关注。去年的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如何,又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记者盘点发现,2016年我市民生工作呈现五大亮点。
 
  亮点1 
 
  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改善
 
  ——市中心城区重大城市民生实事建设进一步推进。完善了城区公共停车场,基本建设完成水西冶金基地公交首末站及和谐大道公交换乘枢纽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60座公交候车亭;开工建设稼轩路和郁孤台立体停车场。不断优化城市路网,和谐大道已完成路面并通车5.3公里;五洲大道下穿京九铁路涵洞改扩建项目已完成下穿涵洞框架桥主体建设;章江南大道西延、钨都大道及长岗路节点、章江路、三百山路等交通节点已建设完工并通车;完成了对健康路、红旗大道、章贡路、濂溪路、中山路、八境路等12条道路路面维修。不断提升市容环境卫生,开工建设9座公厕、12座垃圾中转站和4个小游园;开工建设赣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及水上环卫码头;完成对市中心城区287个老旧小区及小街小巷的整治改造;在市中心城区、南康区、赣县区共建立了7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加大了对PM2.5检测力度,加大了对扬尘污染、工业废气和机动车污染治理,全市共淘汰老旧黄标车14916辆。
 
  ——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和加强平安赣州建设。市中心城区新(改)建社区蔬菜便利店65家;新(改)建完成农贸市场9个;新建规模蔬菜基地138个,累计建成面积20626亩;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宁都县凌云农贸市场、会昌县城东农贸市场等7个县级农贸市场。建设完成了老年大学章江校区主体工程。加强平安赣州建设,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1013个“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
 
  ——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治理了一批农村电压低、通讯信号弱问题。建成并投产抚州至红都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石城、安远220千伏变电站,实现了220千伏变电站县县全覆盖;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完工了农网改造、农网改造升级增补、低电压及整乡整镇建设改造项目;实现了乡乡通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54.1%,大广高速沿线实现了全覆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及于都下栏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1.9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7.21万亩;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9.03万亩;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1.25万亩;共争取上级资金3.1亿元,开展了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18个县(市、区)50个乡镇668个村的项目开展了治理。大力开展精准扶贫,932个贫困村已开工实施项目4110个,已完成投资8.13亿元,贫困村范围内今年可脱贫10.3万人,170个以上贫困村可有序退出。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065.2公里、农村危桥改造120座。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完成农业保险保费1.17亿元。
 
  亮点2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更加健全
 
  ——社会保险能力不断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411.6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46万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人数23.20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7.5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6.9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3.4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34.38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城镇新增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分别为7.32万人和12.76万人,分别占年度任务的120.84%和133.12%;免费培训园区企业员工4.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4.65%,创业培训1.86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9.41%;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96亿元,新增安排担保基金4570万元,扶持个人创业贷款占贷款总额84.91%。招募 “三支一扶”大学生381名;培训残疾人1079名,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655个,购买“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2230个,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8%和100.8%和100%。调标提补工作全面完成。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改、扩)建完成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60个,农村老年人颐养之家18个,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达36张。
 
  ——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抚恤与救助标准不断提高。章贡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470元提高到500元,其余16个县(市)由每月450元提高到48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90元提高到3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月240元提高到27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65元提高到19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月305元提高到365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290元。城市和农村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月人均救济水平分别提高到355元、315元;对全市8.1万名优抚对象的抚恤和生活补贴进行提标;对全市2460名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资金4000余万元。救急难工作不断深入。全市临时救助23844户次,发放救助资金(含实物折合)4128.81万元,其中特别救助218户次,发放救助资金(含实物折合)289.7万元。为120名困难肢体残疾人制作了假肢,为550名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帮助19073名残疾人康复和改善生活条件,向52378名低保对象中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费每人每月50元;为46.8823万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乘坐公交车人身意外保险,总投资金额468.93万元。
 
  亮点3
 
  医疗保障更加完善
 
  ——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市人民医院新院儿科综合楼和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全面启动赣州市儿童医院、赣州市妇保院新院建设。不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电子建档744.91万份,电子建档率87.6%。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89%,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4%,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63.6%、65.0%;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了分级诊疗示范、家庭签约服务示范工作,全市乡镇卫生院完成基本诊疗路径病例数20644例。深入开展免费救治。全市累计免费救治白内障患者6177例,唇腭裂患者224例,白血病患儿38例,先心病患儿253例,尿毒症患者522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28485例,农村乳腺癌患者143例,宫颈癌患者17例;贫困艾滋病患者救治完成率225.3%,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率180.7%。
 
  ——不断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745.819万人,参合率为98.13%;住院一次性报账率95.6%,参合农民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78.2%,统筹基金使用率88.83%;启动了贫困对象疾病商业补充保险补偿,全市补偿2491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10664.05万元,新农合补偿5406.76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402.75万元,疾病商业补偿保险补偿2888.05万元,个人自负966.49万元,个人自负比例为9.06%。同时加强了对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对食品监督抽验和安全风险监测抽样检验完成998批;药品抽样检验完成2099批;农产品安全检测共计完成400批次,合格率100%;完成快速检测样品9万个。
 
  亮点4
 
  教育文体事业发展更为迅速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区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已竣工24所,在建2所;乡镇中心公办中心幼儿园已建成278所,已投入使用255所, 在建5所;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已落实到具体的民办幼儿园共569所。已争取城区均衡发展资金3.46亿元,规划新(改、扩)建城区学校59所,有效缓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下达资金9.8亿元,完成500所薄弱学校改造,新改(扩)建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完成改(扩)建18所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条件,维修改造校舍面积2.5万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4000套。深入推进赣州职教园区和赣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健全。全市统筹安排资金13.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中职生、高中生、中小学寄宿生等各级各类学生150万人次。
 
  ——群众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全市共放映电影54620场,送戏下乡1146场次,乡镇自办文体活动690场次;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以及赣州七里镇窑陶瓷、恐龙奇观、丰饶赣州、植物园、防震减灾科普馆等已全部向群众免费开放,共免费接待参观群众1075.6万人次;建设完成乡(镇)、村级全民体育健身场所140个,全面推进赣州市综合文化艺术馆建设。
 
  亮点5
 
  住房更有保障
 
  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基本建成14642套,基本建成率185.44%;城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8068套,开工率100%,基本建成28555套,基本建成率213.42%;林业棚户区改造864户已全部开工建设,共竣工204户入住65户;垦区棚户区改造150户已全部开工,基本建成147户,竣工140户。大力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全市农村危旧房改造已开工建设23811户,开工率100%,已竣工20067户,竣工率84.27%。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