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巧伶)11.46亿元侨兴债已全部到期,浙商财险在此前已预赔付3.66亿元基础上,将对剩余已到期本息合计7.8亿元侨兴债进行分期预赔。浙商财险1月24日公告了上述消息,同时“希望广发银行承担责任,共同维护被保险人利益”。
2016年12月28日,接近浙商财险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截至12月28日晚6点,浙商财险已完成预付赔款合计3.66亿元。“浙商财险站出来为侨兴债逾期‘兜底’,固然是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了被保险人利益的担当体现,但就侨兴私募债逾期事件本身而言,绝不能仅仅止步于此,浙商财险将同时启动追偿程序。”
不过,浙商财险此番赔付,也令外界担忧,这是否会造成浙商财险偿付能力严重下降?浙商财险是否会因此破产?
破产了又怎么办?
截至2015年末,浙商财险保证保险业务保额为74.92亿元,保费为0.57亿元,赔款为552万元,创造利润2395.7万元。当年浙商财险全公司利润不过5165.67万元,保证保险业务的利润贡献率接近五成。
而这次的侨兴债发行14期一共11.46亿元,占到浙商财险保证保险业务的一成半,几乎和浙商财险的净资产相当,更是2015年全公司全年利润的20倍。
浙商财险是一家浙江省国有企业控股的小型财险公司,持有浙商财险33.5%股权的浙江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28日发布公告表示,子公司浙商财险涉侨兴私募债违约一事未对公司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接近浙商财险的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预付赔付决定之前,浙商财险已就赔付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
这样的股东性质,也决定了公司要听地方政府的话。“浙商财险已就此事向监管部门和浙江省政府汇报,关键看他们态度。”接近浙商财险的人士表示。2016年12月29日,阿里创始人马云亦对浙商财险的赔付行为表示赞赏,称其为“捍卫诚信的力量”,并称那些想利用诚信、信用漏洞钻空子的企业,“法律、社会都不会饶过它。”
保函是关键
下一步,浙商财险将就按照保险合同和保函协议等向债券发行人侨兴电讯、侨兴电信以及侨兴实际控制人吴瑞林、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进行追偿,而银行履约保函真假将成为浙商财险能否获得追偿款的关键一环。
目前,吴瑞林正在配合广东惠州警方调查,广发银行惠州分行数名保函经办员工,也正配合惠州警方调查。(详见财新网“独家|涉保函造假 广发行员工配合调查”)
“假保函”案,事涉一份疑为该行惠州分行为侨兴债券兑付出具的银行履约保函。2014年12月,总部位于广东惠州市的侨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侨兴集团)旗下两家企业侨兴电讯、侨兴电信,发行两笔私募债,各分7期、共计14期,合计本息11.46亿元。浙商财险为此提供履约保证保险,吴瑞林提供保证担保,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出具履约保函。
2016年12月15日、16日、22日,侨兴债券前三期先后到期违约,赔付问题随之而来。按照产品链条设计,应由浙商财险先行赔付。但在商议赔付之时,广发银行总行自曝保函造假及“萝卜章”问题。
2016年12月23日,广发银行首度对外回应,告诉财新记者保函造假。三日后(2016年12月26日),广发银行官网挂出公告正式发声,宣称有不法分子假冒该行惠州分行名义,出具虚假银行履约保函。经该行鉴定,相关担保文件、公章、私章均系伪造。
保函若是伪造,浙商财险赔付前提条件将会失效。广发银行表态直接引发双方唇枪舌剑,浙商财险认为保函是真,因当时是于办公时段,在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办公场所面签。
由于事涉金融诈骗,广发银行、浙商财险已分头向广东惠州市公安局、浙江省公安厅报案,均获立案调查。
不良资产出表
据财新记者多方调查了解,侨兴集团发债融资,极有可能是为了借新还旧,归还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贷款,此二者有联手做局之嫌。
侨兴集团旗下企业发债募资后,主要用于归还银行贷款。浙商财险公布的侨兴债券募资使用情况显示,10亿元资金到位后,被纳入侨兴集团资金池统一使用,其中约有7亿元被用于置换或补充银行贷款。多名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这7亿元中的大部分,正是流向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财新记者向广发银行总行求证这一说法,未获回应。
巧合的是,侨兴集团近两年在广发银行的贷款数量变化,也是7亿元左右。财新记者获得的侨兴债券说明书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初,侨兴电讯、侨兴电信尚需偿还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贷款9亿余元。而据知情人透露的最新数据,侨兴集团在广发银行的贷款未还余额,仅剩1亿多元,比两年前正好少了7亿多元。
一名与广发银行惠州分行打过交道的金融机构人士分析称,惠州分行此前向侨兴集团发放的贷款,不良率较高,当初愿意出具债券履约保函,动机或是为了促成后者发债成功、借新还旧,以此收回自家贷款,弥补不良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