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范思立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4日
时报时评
必要数量的增长是基础,提升质量的增长是关键。
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70万亿元大关,为744127亿元,同比增长6.7%。从全年看,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可以说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处于合理运行区间,仍属于中高速增长。强调持续稳定的增长,于国内而言,这是民生所需,更是为经济结构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腾挪空间。于国际而言,经济增速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居首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评估,中国经济增速2016年有可能重回世界第一,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居全球首位。
中国经济增速的成绩有目共睹,其质量提升亦可圈可点。
实体经济回暖明显,需求止住下降趋势,投资消费逐步企稳。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年投资实际增长8.8%,从月度走势看,2016年上半年投资出现逐月快速回落,但下半年开始,投资增速已显著企稳。其中,制造业投资逐步企稳,2016年全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但从月度来看,下半年制造业出现了逐步企稳回暖态势,12月当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已回升至9.6%。民间投资止跌回升,2016年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初显,民间投资增速逐步企稳,自9月份开始当月同比增速已连续4个月高于4%。
实体经济回暖明显,一些先行指标明显回升。用电量出现了明显回升,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而2015年仅增长0.5%,用电量的增加更多是社会需求回升导致经济活动增加的结果,尤以第二产业用电量回升更能说明问题,2016年同比增长2.9%,而2015年则同比下降1.4%,表明工业生产有所加快。运输量出现明显回升。2016年前11月全社会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4.6%,而2015年同期为同比下降0.1%。
实体经济回暖明显,微观企业层面印证回暖向好。全年制造业PMI逐步回升,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全年呈逐月回升态势,尤其是四季度开始明显回升。样本更偏向于中小企业的财新PMI也呈现相同趋势。规模以上工业保持平稳增长,201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0%;企业利润水平有所提升,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4%。
以上成效的取得与我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与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央行完善流动性投放模式有关,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取得积极进展。
应该看到,2016年经济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也应正视:房地产市场的爆发式发展并未达到“去库存”的初衷,反而加剧了资金的“脱实入虚”与资产泡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年内经历了三次持续性贬值,累计幅度达到6%以上,外汇储备有所下降,资本自2014年起持续净流出。逆全球化趋势渐起,外需复苏尚需时日,在人民币有所贬值的情况下2016年出口同比降幅仍较2015年有所扩大。
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不改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通过多项指标可以预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加速经济出清过程,中国经济距离底部仅一步之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