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政策力促苜蓿产业发展 提升奶业竞争力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4日

    □本报实习记者 常佳瑞
 
  农业部近日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国内首次针对苜蓿出台产业规划,优质牧草尤其是苜蓿产业的发展将为奶业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产业规划首次发布
 
  苜蓿“十三五”产业规划提出,优质苜蓿供给立足“国内为主、适当进口”,到2020年,建设优质苜蓿种植基地600万亩,全国优质苜蓿产量达到540万吨,优质苜蓿自给率达到80%,开通草产品绿色运输通道等。要求苜蓿单产、质量、优质率和商品率进一步提升,草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种养结合更加紧密。
 
  根据规划,将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优化种养殖区域布局,加强苜蓿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苜蓿种植加工,推行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提高苜蓿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促进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养殖专家指出,苜蓿因其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好、产量高、营养丰富,被称为“牧草之王”。用苜蓿等优质牧草、全株青贮和精饲料搭配成科学合理的奶牛日粮,可以改善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和生鲜乳质量,也是奶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2015年,优质苜蓿总供给量为300万吨。其中,国产180万吨,进口120万吨。国产苜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畜牧生产的需要,缺口逐年扩大。2016年前11个月,仅天津口岸进口苜蓿草就达70.41万吨,同比增长近两成。为满足奶业发展对苜蓿的需要,不少规模化牧场只能进口苜蓿,且价格不断上涨。
 
  提升奶业竞争力
 
  苜蓿被认为是反刍动物的优质牧草。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草地资源生态中心教授卢欣石表示,苜蓿促进奶业作用显著。“目前全国有100万头奶牛利用苜蓿,奶牛平均单产提高700公斤,奶牛挤奶期延长1至2年。”
 
  专家表示,苜蓿成本约占饲料成本的13%-15%,约占养殖总成本的7%-9%。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国产苜蓿,弥补缺口,把优质苜蓿自给率从60%提升到80%,可实现对进口苜蓿的部分替代,推动进口苜蓿价格下降,降低奶牛饲养成本。
 
  目前,部分养殖企业向上游发力,种植苜蓿以实现自种自用。2011年以来,现代牧业先后在安徽省协同秋实草业建设10万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实现奶牛养殖牧场配套苜蓿种植基地。辉山乳业在辽河和凌河沿岸等地区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以满足自营牧场奶牛的需求,实现“草畜一体化”。辉山乳业种植的加拿大驯鹿、美国金皇后等苜蓿品种属较高等级。
 
  苜蓿在畜牧业的发展空间较大。除了在奶牛日料中添加苜蓿外,肉牛、羊、猪与家禽也可以适量饲喂苜蓿,以提高生产效率。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