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去年大庆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42万元助703人实现创业梦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3日

    创业担保贷款是国家为扶持失业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创业,推出的一项政府贴息的贷款政策。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42万元,助703人实现创业梦,带动就业近2500人。
 
    5342万创业担保贷款开启创业“快车道”
 
    日前,记者从大庆人社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了解到,2016年我市共为703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贷款5342万元,其中,为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和1家科技型企业共发放贷款400万元,带动就业近2500人。
 
    据记者了解,以下几类人员是创业贷款的扶持对象,持有黑龙江省内户口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复员置业军人、刑释解教人员、农村创业女性,以及毕业五年之内在我市创业的异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和留学归国学生)、省内各类高校在校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6年我市在统一提高贷款最高额度为1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合伙贷款,额度按人均最高额度执行。还开展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就业的小微企业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大庆市多举措助力创业者尽快拿到贷款
 
    为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我市把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列入了财政预算,根据创业担保贷款工作需要,财政部门每年都会投入一定额度的担保基金,用于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2016年我市财政新筹集担保基金2000万元,目前全市担保基金已达到7798万元,其中市本级5078万元。
 
    按照1:5的资金放大比例,我市市本级能够向创业者提供2.5亿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钱有了,如何尽快发放到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手里呢?
 
    我市创业担保贷款实行一站式服务,申请人无需往返多个部门,只需要一次性提交申请即可。为了方便申请人能就近申请贷款,我市先后在市本级各县、区政府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了10个服务网点,我市已实现创业贷款一站式服务窗口的县区全覆盖。
 
    在业务受理方面,建立了创业担保贷款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实现了信息读取、身份识别和资料存档一体化。通过信息化大数据模式核实申请人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取消了“税务登记证、就业创业证、租房合同、婚姻证明”等纸质证明材料,申请贷款只须提供申请人及配偶的身份证、户口本,项目营业执照和个人信誉担保人员的身份证及户口簿即可。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升了管理水平,降低了贷款风险,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
 
    在办理时限方面,人社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与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贷前调查,随时组织专家召开贷审会对贷款项目进行评审,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间,从申请到放贷不超过6个工作日。
 
    几种情况将拿不到创业担保贷款
 
    记者了解到,2016年,我市共有近千人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其中近300人因个人征信、现有贷款、非本人经营等问题未通过审核。
 
    其中,最为普遍的情况是由于个人征信原因,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有商业贷款和不良信用记录,不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条件。依据国家新的贷款政策要求,贷款申请人除助学贷款、扶贫贷款、首套住房贷款、购车贷款以外,贷款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应自提交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之日起向前追溯5年内,没有商业银行其他贷款记录。
 
    另外,部分人员提供的经营地址跟营业执照不符,以及不是本人经营等情况,这些都不符合受理条件,申请中途被“终结”。
 
    还有一部分人为了申请政府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只是到工商部门注册了营业执照,却没有经营场地,也没有经营的流水账,这是不符合条件的,因为创业担保贷款主要是用于扩大规模和流动资金的使用,这样就限定了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人员光有创业想法是不行的,得真正付诸行动去创业才行,而且营业执照注册日期要早于申请贷款3个月。
 
    近来,有些市民发现有人在微信上借政府名义开展代办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并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在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醒市民,政府从未授权任何企业或个人代办创业贷款业务,而且政府办理创业贷款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因此,当市民看到有关微信时请勿相信,以免上当受骗。(戴小民)

分享:

来源:大庆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