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窃听门”,牵出多少违规案件!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3日

麻辣财经
    日前,保险企业上演“窃听风云”,诡计败露“一地鸡毛”,令业界蒙羞。1月11日,山东保监局通报称,检查组发现英大财险潍坊中心支公司在该公司提供的检察人员工作场所,安装了2部智能窃听装置。英大财险潍坊中心支公司采取严重失当行为,干扰、妨碍、对抗监管检查,性质极其严重,影响极为恶劣。
 
  经查实,窃听行为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一手导演,因为存在设立大额账外资金、虚列中介业务手续费、报销虚假费用等违规问题,他们意欲窃取检查组谈话内容,以便进一步干扰、对抗监管检查。对此,保监局已明确表态,将严惩不贷!
 
  面对这一奇葩“剧情”,吃瓜群众很好奇:这演的到底是哪出啊?他们为什么要铤而走险,不惜自取其辱?其他保险公司是不是也存在类似行为?您的关注,就是我们的动力!麻辣姐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英大财险存在的违规问题并非个例,近期被保险监管部门通报的违法、违规案件,还真不少!
 
  通过“虚列中介业务手续费”,套取保费资金
 
  在保险业内,违反经营制度和财务纪律,巧立名目减少经营损失、往自己兜里装钱的,不仅是英大财险这样的“升斗小民”,就连人保这样的世界500强的大户、富户,也经不住诱惑频频“触红线”。
 
  1月9日,人保集团总裁王银城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后,该公司大量违规、违纪问题被媒体扒出。2016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公告表明,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集团内部公司就通过虚列中介业务手续费等方式,套取资金1.48亿元。其中,吉林分公司在2015年由于编制虚假理赔资料,被监管部门处罚94万元,是当年全省最大的一笔罚单。
 
  “虚列中介业务手续费”,是怎么套取资金的?别急,麻辣姐这就扒一扒这里面的“套路”。
 
  按理,保险公司通过第三方中介销售产品,应支付一定费用。于是有些公司把直销保费收入转到中介机构名下,然后支付手续费。中介公司当然心领神会,扣除一定费用后,再返还保险公司现金。这么一转,就从正常保费里切出了一块不入账的“蛋糕”!
 
  比如,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泛华安联协助人保财险郑州市分公司等保险公司作假,涉及手续费323.46万元,其中大部分都进了保险公司人员的腰包。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广东万诚保险销售公司在东莞、江门、湛江等地分别为多家保险公司虚构代理业务,并将约70万元返还投保人或保险公司业务员。
 
  更有甚者,部分保险公司员工直接去中介公司“注册身份”当代理,把公司直销的保费转成“代理费”。人保财险郑州市分公司7名工作人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以此攫取代理费100多万元。
 
  监守自盗,编造虚假赔案“骗保”
 
  2014年,太平养老向保监会报备了一款年金产品,保单明确保险责任至终身。但该公司在内销的8张保单中特别约定,“满一年后退保,退保金预期为保费的105.6%”。吃瓜群众一下子就蒙了:这是要闹哪样?为啥别人退保扣钱,你们反而补钱?肯定是损公肥私呀!查查这8张保单谁是受益人,就会真相大白了。
 
  保险机构直接挪用保费孳息自肥的情况,也有不少。2014年,北京金诚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挪用客户保费1263万元,进行投资理财,累计理财收益55630.52元。中融人寿则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间,以各种名义变相对外拆借资金,并收取相关利息。
 
  最令人气愤的是监守自盗,编造虚假赔款。主要剧情是:保险公司冒用农户名义承保编造参保农户名单、代垫保费,然后编造虚假赔案;或者虚构保险标的,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庄家承保。
 
  看上去,保险公司虽然编造资料,但却是傻傻地“为人辛苦为人忙”,自己似乎没捞什么好处。错!须知,农险保费中,有80%以上来自省、市、险三级财政补贴。冒名投保,“垫”的是小头,“骗”来的保费收入才是大头!
 
  比如,安华农险沈阳中心支公司2014年承保的种植险业务中,垫付保费以农户名义投保,并通过虚假理赔返还代垫农户自缴保费的问题,涉及虚假保费511.61万元,虚假赔款102.32万元。
 
  2014年,紫金财险宿迁中支在承保水稻保险和小麦保险时,虚构保险标的1343.5亩,涉及虚增保费28440.18元。然后,他们就可以拿着这些虚增保费,去财政那里要补贴资金去啦!
 
  守住风险底线,合规监管须加把劲儿
 
  “保险公司违规设立账外资金,或用虚增业务等手段套取保费资金的现象背后,是保险市场的无序竞争。”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认为,消除保险市场这些营销、财务乱象,归根结底要靠规范市场环境、加大对基层经营者的行为约束。所有红线都不能踩,只要触碰了,即使不够移送司法,也要终生禁业。
 
  守住风险底线,必须筑起监管的铁壁铜墙。日前,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建立三道防线,即保险公司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合规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共同履行合规管理的框架,确保三道防线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合规管理的合力。
 
  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保险公司和责任人,将采取责令限期改正、调整分类监管评价、调整公司治理评级、监管谈话、行业通报和其他监管措施;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强调,要下决心处置潜在风险点,对于触碰风险红线的,要坚持露头就打,出手要快、下手要狠,确保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形成风险隐患的,要增强同风险赛跑的意识,跑在风险前面,瞄准要害、果断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这样的表态很给力!接下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加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举措,落地有声、抓铁有痕。蚁溃鼠骇,险无以固。英大财险的“窃听门”对保险业来说,绝不是一部可以消费的“谍战大片”。这是一块耻辱的伤疤,提醒保险业在防风险的大路上,还有很多沟坎要过。(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出品)

分享: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