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张乐
项俊波表示,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必由之路,但改革发展绝不仅仅是片面的保费增长和资产扩大,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重点所在。只有增强人民群众的福祉,保险业才能持续健康的改革发展,而不是难以为继的改革发展。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2016年,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和监管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保险业“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全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把握正确方向,扎实推进保险业防控风险、服务大局、改革发展三大战略。把改革发展作为保险业前进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推动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市场活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以增强人民获得感为重点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了2017年经济工作,指明了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要求保险全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市场规则,优化市场供给,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广泛的保险需求。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必由之路,但改革发展绝不仅仅是片面的保费增长和资产扩大,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项俊波表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重点所在。只有增强人民群众的福祉,保险业才能持续健康的改革发展,而不是难以为继的改革发展。
去年以来,保险业深入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释放行业发展动能。商业车险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车险市场在实现保费稳步增长、效益逐步改善的同时,消费者普遍获益良多,“高保低赔”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险产品改革继续深化,2016年全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17.7亿元,参保农户约1.9亿户次,保障水平提升5%,赔付率提升10个百分点;南方洪涝灾害农险支付赔款超过70亿元;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拓展到31个省市,“保险+期货”试点在六省推开。
此外,医疗、养老、健康、科技等产业链的布局均得到大力发展,行业服务创新能力普遍提升。截至2016年底,共有17家保险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承办大病保险业务,覆盖9.7亿人;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4855亿元,覆盖5万家企业的1042万职工;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深入开展;2016年前三季度,医疗责任保险为医疗机构提供风险保障700.3亿元,同比增长79.5%。
把握发展改革三条路径
总的来说,保险业的发展改革既要遵循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关于如何落实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有三条路径可以尝试推进。
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市场化与法治化相结合,关键在于科学把握“放开前端”和“管住后端”的关系,努力做到前端放得开、后端管得住,二者不可偏废。在完善体制机制、加大产品服务创新、推进保险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厘清监管与市场关系,推进简政放权,激发保险市场内生动力。还应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大幅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解决市场突出问题。
同时,要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各项工作都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接受程度和消费者成熟程度,特别是在创新上要“接地气”,也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近年来,保险业双向开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妥善审批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申请,支持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建设,积极审慎支持境内保险机构进行海外网点布局。截至2016年底,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56家外资保险机构,12家中资保险公司在境外设立了38家保险类营业机构。
此外,要坚持精细化与大众化相结合。项俊波表示,我国的经济总量大、人口众多、区域差异明显等特征,决定了我国复合型保险市场的必然性。因此,要找准市场定位,深耕细分市场,探索空白市场,形成独特竞争力。还要抓住居民消费升级的有利时机,开发出条款通俗易懂、保障适度合理、便于推广普及的普惠型保险产品,提高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度。
过去几年间,保险业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加快成型。优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设立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专业性保险公司,填补了法人机构空白;相互保险试点逐渐展开,批设首批三家相互制保险机构;有序增加了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
深化发展改革四大目标
2017年,保险业监管仍须坚持四大改革方向不动摇,为建设现代保险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深化市场体系改革。巩固并扩大相互保险、互联网保险、自保等领域的试点成果并完善相应监管制度体系,提高保险供给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探索试点小微型保险机构、城市型保险机构,深耕区域特色市场。积极稳妥引导保险公司开展综合经营探索,稳步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项俊波强调,要加强对上海保交所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加快推动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建设。继续探索保险业区域改革模式,支持宁波国家保险综合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完善保险保障基金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丰富风险处置工具,提高市场化风险处置效率。
同时,要有序推进条款费率改革。巩固和扩大商业车险改革试点成果,适时深化商业车险改革。继续完善商业车险产品形成机制,加强综合型和全面型产品示范条款纯保费的测算,适时推出保障更全面的行业示范产品以及新能源车保险等热点产品。加快车险创新产品评估和审批,研究车险纯保费测算的常态化机制,逐步形成以示范条款为主体、创新条款为补充的多层次产品体系。继续把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引向深入,稳步推进意外险定价机制改革。正式发布人身险精算报告制度,启动第二套重大疾病发生率表编制工作,做好第三套生命表的使用工作。
此外,要稳步实施资金运用改革。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秉承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原则。在强化监管和风险管控的前提下,把更多的投资自主权、产品选择权和风险判断权交给市场主体。进一步调整完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准入门槛,推动和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保险资金管理优势,推进保险资金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化投资管理。进一步推进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建设,提升保险资产流动性。
最后,要加快扩大保险企业的对外开放合作。坚持创新开放的改革发展,而不是自我封闭的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