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犹县南鹰电源有限公司车间里,员工在对动力电池进行出厂前检测。 |
□朱太军 文/图
汇禾实业、云利纺织等企业在江西“新四板”挂牌;高大生物、腾翔实业等工业项目实现试产,香港维克雷德光电科技、汉辉数据通讯电线电缆等高新技术项目相继落户……2016年以来,上犹县工业
经济加快发展,全年引进工业项目36个,签约资金85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1亿元,同比增长58.9%;宇丰复合材料、复升新型材料等4家企业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入规。
近年来,上犹县坚定加快工业发展信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加快转型升级,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形成了推进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助推了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促升级 激活发展“密码”
近日,上犹县海贝科技有限公司高精度模具套件生产线上,30台数控机床根据设置好的电脑参数,对模具进行自动打磨。该公司车间主任黄红法介绍,数控机床操作精度高,铣出来的模具更光滑、更规范,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减少了原材料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手抓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引进培育,近年来,上犹加快建链、强链、补链,促进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构建比较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在用地、能源、
融资、用工等方面对优势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以培育壮大玻纤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产业龙头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项目推进和资金扶持等形式,引导乐丰科技、力速数控、广建玻纤等企业增加投入,壮大总量,形成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力大、在集群内起带动作用的领军企业。
针对集群产业链发展需要,上犹县围绕产业纵横发展方向,组织定向招商、产业招商,填补产业缺位,完善产业链条。2016年,该县共引进工业项目36个,签约资金85亿元,涉及玻纤新型复合材料、模具加工、数控机床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该县以集群内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了上犹县玻纤新型复合材料协会、广东省上犹商会等,力促资源共享,使协会、商会成为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政企沟通的桥梁。
优服务 打造投资“磁场”
在上犹县雄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明亮宽敞的无尘车间里,五条新生产线在十多名工人的操作下快速运转,从进料到产出成品,只需几分钟。
这是一家集锂电池的技术研发、电芯生产、电池配套及成品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科技含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然而生产线不足导致该公司产品供不应求。新上生产线迫在眉睫,却面临资金难题。就在企业为发展犯难时,上犹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与企业、
银行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获得财园信贷通
贷款500万元。该公司经理谢明波表示,园区的全方位跟踪服务,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为营造利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上犹县实行领导包抓、部门包挂的工作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业经济发展推进会、每周召开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施行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全力以赴解决企业审批、融资、办证、产业衔接、安评环评以及在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问题,有力支持了企业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行。
上犹县设立22亿元的江银(上犹)工业产业发展基金和3亿元的工业产业引导资金,为企业解决贷款难题;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精简行政审批121项,严格落实项目全程专人负责制,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园区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整合工商、税务、
金融等部门进驻园区设立服务站所,提供高效代办服务,已为企业解决用地、用工、办证等问题178个;制作工业园区沙盘,展览相关企业产品,方便直观地为客户展示园区规划、建设和核心产业产品,增强园区吸引力。
强基础 完善功能配套
当下,驱车驶入上犹县工业园区可以看到,笔直的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天然气站、22万伏变电站、保障性住房等重要基础设施从车窗外掠过。
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建设理念,上犹县加快推进“城镇一体化”进程,时间上同步推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以产业化助推城镇发展,以城镇化振兴产业,促进城镇、产业、生活和生态功能相互渗透与融合,变功能单一的工业园为功能完备的宜工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园。
上犹县不断推进道路、通气、排水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档次,注重建好城镇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启动实施农贸市场、宾馆酒店、安置点等一批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特色街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该县还成立了园区警务室,制定优化工业企业施工环境具体措施,采取定期摸排、专项整治、指导企业加强安保等措施,为园区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提升园区土地利用率,上犹县组织县国土、城建等部门加大对低效、空闲厂房清理盘活力度,盘活空闲厂房1万多平方米,引进了顶佳电器、兄联卫浴等一批投资大、前景好的项目落户园区。同时,该县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加快建设义乌创业园、小微企业孵化园,新增标准厂房面积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