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钞令引发生产生活混乱 印度经济怎么样了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刘旭颖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1日
自2016年11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废除500及1000卢比两种大面额纸币政策至今,已过去了60多天。然而,由于新钞准备不足所造成的印度生产和生活上的混乱仍未结束。
影响还在持续
废钞令给印度经济造成的影响犹存。一方面由于印度以现金交易为主,另一方面,停止流通的这两种钞票占印度流通钞票总量的8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金交易占印度整个交易额的78%,水平较高。废钞令颁布两个多月来,主要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居民消费需求及某些行业的供给。比如零售业,依赖现金的零售业占印度经济总量的56%,目前印度德里最大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仍然十分萧条。再比如建筑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诸多以现金结算的行业。
据路透社报道,换到新版2000卢比大额纸钞的人,因为囤积心理和找零短缺而无法顺利使用新币。
废钞令也对印度中小企业形成了冲击。盘古智库印度研究中心研究员毛克疾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印度更多的是中小企业和手工作坊,这些企业几乎完全依赖现金交易,废钞令使这些人不得不停止生产,排队换钞。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中小企业和手工作坊中所存在的非正规部门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45%,雇佣工人超过80%。废钞令已使印度经济短期内陷入一片混乱。
同时,印度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也受到了影响。毛克疾说,印度的房产交易是“抱着成捆的现金交易”的。废钞令出台后,这些难以解释清楚来源的现金就无法出现在房地产市场了。
按照印度财政部长和印度央行的口径,最快到1月中旬,印度社会货币的短缺情况能稍稍缓解,3月份印度经济基本能实现“再现钞化”,恢复废钞令之前的状态。
但刘小雪坦言,废钞令正使印度经济的活跃度不断下降。按照世界银行和亚行的统计,印度2016~2017财年的三四季度GDP都难逃下滑的命运,预计要到7%以下,而前两季度分别为7.2%和7.3%。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受“废钞令”影响,2016年12月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2016年内首度跌破荣枯线50以下至49.6,创2008年11月以来月度最大跌幅。
废钞“借口”有变化
出台废钞令之初,莫迪将这项政策剑指假钞、黑钱和腐败。有趣的是,这一初衷现在已不再被提及,印度的舆论导向已经变成推进印度支付体系现代化,鼓励民众更多使用电子货币以及通过刷卡、银行账户转账进行消费行为。
刘小雪坦言,推进支付体系现代化这种提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以现金支付为主确实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发展。但要知道,金融体系现代化是需要经历漫长过程和巨大投入才能实现的,一个简单的废钞令并不能立刻改变百姓的消费习惯。并且,如果银行网点等硬件设施不够密集,推动支付体系现代化也是枉谈。“可以判断,舆论导向的改变说明,莫迪出台废钞令的最终目标并不是黑钱和腐败。”
与此同时,作为2019年印度大选预备战的五个地方邦的选举日程已经落地。2月11日~3月8日,印度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在印度议会拥有最多人数的北方邦将进行选举。此外,农业大省旁遮普和果阿邦也将从2月4日开始投票。
刘小雪就此认为,莫迪颁布废钞令除了在初期通过反腐的舆论宣传提高声望获得支持外,打击政治对手的意味也越来越明显。
刘小雪说:“要知道,印度的政治选举离不开现金的支持,无论是宣传需要还是将农村的选民拉赴城市投票。而印度政府规定的选举资金非常低,邦议员选举的限额约为10万美元,杯水车薪。在北方邦,莫迪所在的人民党的政治对手有很高的支持率,而废钞令则有效地打击了这些政治对手使用现金。”
毛克疾也提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政党接受的赞助资金中有高达75%是来源不明的现金捐款。与赞助来源正规的印度人民党相比,其他地方政党更依赖本地的现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