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大病保险,帮我们困难群众解决了大问题”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0日

    西宁市城北区九家湾村44岁的农民李洪秉,突发胰腺炎住进青海大学附属医院ICU病房,每天的治疗费用超过万元,住院期间共花费医疗费用36.19万元,这对于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6口之家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出院结算前,李洪秉的妻子将政府征地拆迁的补偿款全部拿了出来,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准备支付治疗费用。

  可让这位大嫂没想到的是,出院结算时,基本医疗保险为她丈夫报销了10万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驻点医院工作人员又主动告知他们还可以享受大病医保政策,并为其再报销了20.34万元,基本医保和大病医保综合报付比例高达83.83%。

  得知这一情况,李洪秉的妻子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大病保险,我们一家今后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她饱含热泪地告诉记者:“当时面对丈夫的重病,高额的医疗费用,全家人在绝望的边缘徘徊,大病报销的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丈夫出院的第二天就送到了,现在我们一家的生活基本回到了正轨,真的是太感谢党和政府了!”

  为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我省出台《青海省扩大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方案》,确定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采用“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模式,实行省级统筹。

  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健康保险渠道的80名员工肩负着西宁、海南、黄南、果洛等地230万群众的大病保险工作和格尔木、互助43万群众的基本医保经办服务工作。多年来,他们不辞辛苦,将党和政府的医保惠民政策传送到千家万户,为维护地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边摸索边总结,相继完成了窗口设置、人员及设备配备、内部资源整合、管理规章制度、工作实务制定、条线运行管理体系梳理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率先实现了信息化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操作流程标准,探索出一套符合青海实际的大病保险业务运行模式。面对起初一些地方医保部门对公司参与此项工作不理解,配合不积极,农牧民对政策不了解,对大病保险工作人员不信任,甚至有抵触情绪等种种困难和问题,工作人员通过艰苦细致、三番五次宣传讲解,以及专业优质的服务,逐步赢得了各地和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信赖。

  到目前,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年均承保217.82万人,大病保险资金34204.44万元,年均管理资金11401.48万元,累计为59839人(次)结报大病保险医疗费用31015.39万元,平均每人次结报5183.14元,资金使用率达90.68%,基本实现资金“收支平衡”,切实解决了各族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民生难点,减轻了城乡居民经济负担,提高了医保保障层次和保障效用。

  青海省新医改以来,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制度互补,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就医经济负担,随着医改政策的全面实施,随着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健康保险渠道的员工们服务的继续深入,相信更多这样的“李洪秉家庭”会好起来。(董 洁)

分享: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