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2日
近日,笔者走进宁都县亚美达编织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是繁忙的生产景象:印刷、拉丝、圆织、套膜、缝纫、打包……工人们在各工艺流程的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冬日的宁都县工业园区,这样的场景不是个例。
近年来,为助推企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宁都县从小处着眼,致力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县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能量。
破解用工难 保证企业生产
近日,在宁都县卡迪奴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的标准厂房内,员工们正紧张有序地赶制出口订单,该县长胜镇旱脑村村民陈小平也是其中一员。陈小平曾在广州、深圳等地务工多年,2016年经村干部推荐,他结束了外出务工生涯,选择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
“现在在宁都的企业务工工资跟之前在外地务工时差不了多少,还可以就近照顾家中老小,对我来说是不错的选择。”陈小平告诉笔者。
觉得满意的不仅是陈小平这样的返乡务工人员,更是面临用工荒的企业。“我们企业是出口的加工型企业,从企业创办就不断面临用工缺口,每年都是在宁都县政府和人事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才能顺利招工、保证生产。如今,我们有用工难题,只要上报缺口,当月就能得到解决。”卡迪奴公司总经理黄聪明为该县对企业的帮扶点赞。
为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宁都县组织干部积极收集各类企业用工信息,及时掌握企业季节性用工情况,并加强对接,引导当地农民从田间转到车间,从富余企业转移到有用工需求企业;同时,该县安商干部积极鼓励返乡的外地务工人员留在本地企业务工,并提供企业招工信息,方便返乡务工人员选择就业岗位。
2016年,宁都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就业岗位3000个,6000名农民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实现转移就业,其中困难人员有2000多人。另外,该县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工业园企业招聘会”等专项服务活动,帮助农民转移就业,推动企业与劳动力对接,助力企业破解用工难题。
缓解资金荒 护航创业梦想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短缺、融资难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宁都县石上镇的创业者廖政在创业之初就遇到了资金的“拦路虎”。2010年,正在东莞市一家电子企业务工的廖政听说了家乡扶持自主创业的各项政策,毅然返乡创业,创办了昌泰养殖场。“很幸运,我赶上了县内支持创业发展的东风,得到了政府提供的资金、场地、技术帮扶和租金、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让我由以前的‘打工仔’变成了现在的企业老板。”
如今,廖政创办的养殖企业稳步发展、收益喜人,每年纯利润50万元左右,规模不断扩大,还带动周边百姓致富。
为了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问题,宁都县与当地多家银行联系,组织召开银企对接活动,该县还全力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优势,扶持带动就业困难人员创业。
解决技术忧 推动企业发展
12月19日,宁都县永通科技股份公司工人黄勇在企业经过更新改造的生产线上,加紧生产化妆产品原材料。“多亏了县里多次举办的技术培训,让我学会操作最新的生产线设备,在工厂工作的收入远高于在家务农。”
“工人上岗前,都经过了专业的技术培训,给我们用人企业提供了便利与安心。”永通科技董事长刘忠春说。
近年来,宁都县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在企业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并与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后,给予培训经费补贴。在劳动力集中输入地区,该县组织开展异地集中培训。另外,该县倡导资格培训,为接受培训并通过考核鉴定合格的劳动力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扩大了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更为企业广纳人才。
此外,宁都县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帮扶,推动专业合作社走科学种养的发展道路。据了解,该县财政、科技等部门合力开办了农业技术专业培训班,并定期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通过讲送结合,推动该县农业企业提升种养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目前,该县的脐橙、椪柑、蘑菇、生猪等农产品远销广东、香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