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扶贫资金要追求效益到位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3日

  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尽管各地经济总量大小不等、帮扶人群数量不同,但都面临怎样用好扶贫资金的问题。为了能使各类扶贫资金如数到位,各地相继推出多种金融创新、制度创新措施。最近,笔者了解到,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推行一种“反弹琵琶”的做法,让“资金不到位”变为“效益到位”。

  在各地千方百计确保扶贫资金到位的同时,为什么泾源县偏偏要从“资金不到位”做起?泾源县兴盛乡的干部告诉笔者,以往扶贫资金没少投,心没少操,但是效果不明显。比如,规定给养牛和种植苗木的每个贫困户分别补贴2000元和1500元,钱发到贫困户手里后却发现,有的贫困户今年干明年不干;有的把邻居家的牛牵来领补贴;有的第二年把牛卖了为儿子娶媳妇……要想实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创新,改变“大水漫灌”“乱撒芝麻盐儿”的方式。

  泾源县是如何实施这一方式的?扶贫资金统一由乡镇扶贫办公室设立专业账户,给贫困户每人发放一张卡,钱在账上,密码在贫困户手里,再依据种养业的操作进程(登记、台账、培训、监测),让贫困户分批次领到扶贫资金。该做法运行两年,政府、企业和贫困户三方都很满意,真正做到了“效益到位”。

  这种“反弹琵琶”的做法之所以成效明显,主要是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扶贫要增强“造血”能力。“资金不到位”的做法,使贫困户在扶贫款和优惠政策的支撑下,坚持3至5年做好一项种养业,也就拥有了“造血”能力。

  二、扶贫应“对症下药”。原来“大水漫灌”式地发放扶贫款和实施优惠政策,很多贫困户为了得到大额款项,专门养殖政府补贴最多的家畜。新制度运行后,贫困群众明白了资金无法一次拿到手,干得不好第二年可能没有补贴。因此,能养黄牛的不再惦记养进口牛,能种苗木的不再凑热闹跑物流。

  三、扶贫要公开透明。实践中,有的贫困户家中只养了1头牛,却将村里邻居家的牛牵来,说是自家养了8头牛,造成谎报多占扶贫款的事件屡有发生。采取“资金不到位”的方式,让所有扶贫款通过大数据显现在统一台账上,每个贫困户都有权查询自家和他家的帮扶情况,每个干部都可以监测贫困户种养业的发展状况。

  虽然许多干部抱怨扶贫工作困难多,但是只要不断实践、开阔思路,办法总比困难多。宁夏固原从力求摆脱资金瓶颈,到创新性地推行“资金不到位”的精准扶贫方式,“反弹琵琶”难能可贵,办法值得推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许 凌)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