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朱桂梅 记者刘珊伊
越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金融发展的潜力越大。近年来,赣州大力开展金融扶贫各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助力精准扶贫,各大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加强金融服务,延伸支农触角,切实将党和国家的农村金融政策落实到位,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我省首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在会昌县麻州镇前丰村挂牌成立、5亿元“险资入赣”资金正如期推进、全市3461个村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当前,赣南大地上正回荡着金融扶贫交响曲。“截至今年10月底,赣州银行业实现扶贫贷款余额191.74亿元,惠及15.92万户贫困户,金融的扶贫效益显著提升。”赣州银监分局监管三科科长曾暾说。
金融服务触角全覆盖
宁都县湛田乡湛田村农民廖长生,因病致贫,至今还住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旧房子,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妻子外出务工勉强维持。去年他获得扶贫贷款4万元,购买肉牛5头,出栏后有2.5万元净收入。“没想到像我这样的年龄和身体,也能贷款为这个家做点事,十分感谢金融扶贫的好政策!”廖长生说。
在赣州,越来越多像廖长生一样的农民,享受到金融扶贫的普惠。近年来,赣州市把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作为推动金融扶贫的重点工作,将金融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赣州通过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全覆盖”三大举措,积极支持鼓励省内外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落户赣州,鼓励各大涉农机构加快金融服务便利店布设,努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10月底,赣州3461个村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村里设立自助取款点4035个,惠农通工程服务店2296个,为金融扶贫工作夯实了基础。
“赣州辖内农商银行系统承担了全市296个乡镇中246个乡镇的扶贫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赣州农商银行行长钟绍丞介绍,赣州农商银行积极投身精准扶贫战场,截至今年9月末共开展贫困户信贷需求调查摸底26.5万户,对6.14万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余额31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0%、56.5%。该行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网点全覆盖目标,以占赣州不到30%的存款资金,发放了占全市80%的农户贷款,还实行减负让利,支农支小贷款利率比各项贷款低,平均每年让利7.74亿元。
助力产业扶贫“改穷业”
近日,崇义县关田镇华林民营林场的甘华平向该县民营林场产业协会提交了一张借170万元“过桥”资金的贷款申请。“‘过桥’资金可以节约民间借贷成本,为我们协会成员单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崇义县民营林场产业协会会长刘永乐介绍。
崇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6%,林业是主导产业。2004年以来,作为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崇义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林权制度的落实和林权流转等配套改革的初步完善,使林权抵押贷款成为一种新的可靠信贷方式。该县基于此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探索。崇义农商银行董事长叶虎介绍:“截至今年10月末,崇义农商银行林权抵押贷款有152笔,余额近1.4个亿,贷款到期回收率和利息回收率98%以上。”
林业、果业、油茶、烟叶、蔬菜、生猪等,都是赣南地区的特色农业,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对此,赣州推出各类扶持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引导银行业机构对接因“缺产业、缺资金”致贫的贫困地区,加大特色富民产业的信贷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今年10月底,赣州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54.97亿元,惠及9.5万户贫困户。
在此基础上,赣州积极支持具有辐射和带动效应的乡村旅游产业。中国农业银行赣州分行在移民新村搬迁的贫困户安装光伏电站时,创新推出“金穗光伏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获得小额贷款,用于购置相关设备,贫困户用发电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大大提升贫困户经济“造血”功能。截至今年10月底,金穗扶贫系列信贷产品18.76亿元,惠及1.3万户贫困户。
不砍一棵树,一样能致富。依托普惠的金融扶贫政策,龙南县的林下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该县积极鼓励龙头企业、中介机构、经纪人、科研单位和技术推广机构牵头建立合作社,采取入股、联合等形式,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优势互补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经营体系。目前,该县林下经济形成了林渔、林畜、林菜、林游等多种发展模式,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的农户达6995户,经营面积39467.3公顷,带动农民就业38879人,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对接就业扶贫“拔穷根”
近日,于都县罗江乡苏坑村的千亩沃珪农业种植基地大棚里果实累累,该基地每年向市场供应6000吨蔬果,可吸纳11户贫困户常年务工。贫困户袁金兰长期在基地务工。“每月固定工资2100元,比原来在家干农活好多了。”她说。
经过全面摸底,不少贫困户因缺少项目、缺少技术,单纯的贷款无法一时帮助脱贫,以龙头企业带农户脱贫的信贷模式应运而生。“截至11月9日,于都农商银行共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3.5亿元,惠及贫困户7228户,其中,企业产业扶贫贷款4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9户。”于都农商银行董事长任兰森介绍,于都县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万户近9万人。该县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扫”服务网络,组织客户经理逐村逐户了解贫困户的产业规划和金融需求,针对具备“无不良记录、无明显不良嗜好、有正当收入”的贫困户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在2个工作日内日发放贷款。
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赣州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扶贫办、社保、民政等部门合作,积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在鼓励创业推动扶贫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创业信贷通”“小微信贷通”“下岗职工再就业贴息贷款”等,以解决中小企业及下岗职工的就业难、融资难、发展难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8亿元,扶持创业9032人,带动就业4.3万余人。
与此同时,为了让农民的“死资产”变成了创业致富的“活资本”,有效解决农民抵押贷款担保难题,赣州深入推动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试点范围从原来的2个县(市)扩大到各县(市、区),合作银行由原有的农商行扩大到所有涉农银行,至2016年10月末,已为1053户农户发放贷款1.52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4.6倍、39.35倍。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