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2017宏观调控猜想:适度扩大总需求仍是主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定军,李晓霞,周晓溪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明年广义货币M2目标应该下调,而财政赤字率可以上升,以便加大对投资以及民生的支持力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央对形势的研判以及施策方针在不断调整完善。从 提出“三期叠加”,到“新常态”,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即将于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 2017 年的经济工作又会有什么样的提法和基调,值得期待。从 11 月下旬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系列报道,旨在透过权威访谈、宏观数据、行业和市场趋势等表现及研判,对明年经济方针做一个前瞻判断,供市场参考与讨论。
 
    时至年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在下月召开,2017年经济工作的方略很快就要开出。
 
    参照多个官方和民间机构的研判,明年包括经济增速、物价等宏观目标调整的可能性很小。具体宏观政策的指标,比如赤字率、广义货币目标,也不会有激进的变化。
 
    中国社科院数量所研究员沈利生认为,明年国家要继续扩大总需求的话,仍是在投资、消费、出口方面发力,但是不太可能有强的刺激措施。因为短期刺激后,增速并不牢固,最关键是,目前政策能腾挪的空间有限。
 
    2016年全国经济增速目标是6.5%-7%,新增就业目标是1000万人,物价目标是3%,财政赤字率是3%,广义货币增速目标是13%。多数专家认为,明年广义货币增速目标应该下调,而财政赤字率可以上升,以便加大对投资以及民生的支持力度。
 
    仍会适度扩大总需求
 
    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2016年全年经济数据将公布,目前各大机构的主流预测观点认为,今年全年经济增速仍是6.7%左右,2017年经济增速应该在6.5%左右。
 
    这显示出行业机构对于明年经济走势尽管看法不一,但认定明年经济将继续放慢是共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明年仍可能会维持适度扩大总需求,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仍需要发挥作用。
 
    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巩固投资有所企稳态势,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对外贸易改善。上述三大需求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外贸仍低迷,消费增速因为汽车刺激效应消失在10月变慢,投资则出现了整体放慢,但是出现了国企投资快、民企投资慢,制造业投资慢,房地产投资快的结构性变化。
 
    数据显示,10月全国出口11858亿元,下降3.2%,降幅比上月收窄2.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为10%,低于9月的10.7%增速。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3%,相比1-7月、1-8月的8.1%增速,略有好转。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明年很多传统的产业仍是经济支撑。另外新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经济新的动能,其总量还会扩大。
 
    “今年一个好情况是工业品价格单月增速转正(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这对于投资、企业效益、就业等各方面都是有利的。双创、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新经济 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他说。
 
    中国社科院数量所研究员沈利生指出,要促进消费快速增长,核心还是要提高中西部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这方面仍需要加大财政支出。
 
    明年M2目标存在调低可能
 
    根据往年惯例,将在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确定明年的经济增速、物价、就业、赤字率、广义货币等目标。随后国家发改委也会确定更细致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节能减排等系列指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宏观经济专家获悉,上述前几个宏观指标基本上不会有大的调整,但是固定资产投资2016年目标是10.5%,今年前十月实际增速要低2个百分点左右,不排除2017年该指标可能会有变化。
 
    对于外界关注度较高的广义货币增速目标,由于目前经济增速并未有大的变化,以及需要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因素,2017年M2的目标存在略微调低的可能。
 
    方正证券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认为,明年M2增速目标会调低,但是仍有一些产业要定向扶持,比如新兴产业等。如果实际贷款融资比较难的话,国家可以对这些产业实施定向扶持的政策,给一些补贴。
 
    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低于中央此前确定的2016年广义货币13%的目标1个百分点以上。
 
    财政收支方面,1-10月全国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759亿元,同比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775亿元,同比增长10%。
 
    也就是说,1-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收低于支出1万亿元左右,财政收支压力的确在加大,这表明明年财政赤字率即便上调,但是幅度不会太大。
 
    为此,王小广认为,明年财政赤字率可以调得比今年的3%目标高,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体现在公共领域。这些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加大财政支出,不会产生挤出效应。
 
    他指出,对于广义货币,最主要的是防止资金过多地流入房地产。在钢铁煤炭等领域,去产能要确保价格不上涨太快,同时也要警惕的是价格下跌所带来的新的伤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煤炭、钢铁等价格回升较快,与去产能在各地大力推进有一定关系,而年初以来部分一二线部分城市房价迅猛上涨,也与全国范围内的去库存政策有关。如果资金没有流入实体经济或流入实体经济的通道不顺畅的话,很多容易炒作的行业和领域,仍存在泡沫化的可能。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