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信批标准出炉 资金短期大范围转移可能性不大
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7日
严格的信息披露标准,会增加一些问题平台进行项目“造假”的难度,将促进行业优胜劣汰,部分平台会被加速清出市场。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于金融活动来说,信息透明便是最好的阳光。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发布《互联网金 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下称“信披标准”),这是个人网络借贷行业迎来的首部信披规范,涉及实践中一贯被“雪藏”的待偿金额、逾期金额、项目逾期 率、金额逾期率等重要数据。如此一来,个人网络借贷被置于阳光之下,投资者可凭借信披指标判别风险,选择性投资。不过业界担忧,部分敏感数据曝光后,投资 者可能用脚投票,离开平台,部分P2P机构生存堪忧。
“新武器”
从无到有、从粗 到细,个人网络借贷业务规范日趋细化。这次“信披标准”被视为行业史上最严信披,囊括90多项披露指标,其中强制性披露指标65项、鼓励性披露指标31 项,涉及从业机构信息、平台运营信息与项目信息等方面,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P2P平台信息披露指标体系。
“这无疑将引导行业变得更 加透明化、阳光化。”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向新金融记者表示,通过披露从业机构年度报表、股东和高管信息、平台经营信息等,实现机构透明;通过披露资金流 信息、项目还款情况等信息,实现客户资金透明;通过披露借款人信息、借款用途、合同条文、风险提示等,实现业务风险透明。
据了解,此次信披指标的起草单位主要来自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宜人贷、点融网、玖富集团等行业人士,并已征求业界意见。
一位参与文件制定工作的公司负责人向新金融记者透露,早在2015年年底,公司就曾组织相关业务骨干参与到协会信息披露标准的制定过程,就信披标准内容进行多轮研讨,在披露平台信息、项目信息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如平台的股东背景、逾期情况、董监高等高管信息。
尽管这次信披指标是以行业协会名义发布,但约束力不可小觑。这不仅是因为协会与业内机构联系密切,对行业发展情况“知根知底”,还在于中国互联网 金融协会是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要求而组建的,具有一定半官方色彩,在业界有 着权威性地位。业内人士分析,虽然目前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从业机构数量相对较少,但长远来看,只要是合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就应该要全部加入协会。
在P2P标的真真假假的迷雾中,信披指标成为投资者甄别风险的“新武器”。盈灿集团副总裁、网贷之 家CEO石鹏峰表示,信息披露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利益相关方(投资人)更加充分地参与到行业的监督监管中来,同时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对从业机构的规范 性、风险情况更加明了,从而帮助投资人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这也为行业的去担保化打下了基础,投资人可以用脚投票去选择更规范、更安全的平台。
资金大转移?
事实上,个人网络借贷行业的信披问题一直备受诟病。一方面,缺少统一、权威的行业标准,各家平台披露的程度不一;另一方面,不少机构有意遮掩或回避关键信息(如财务持续亏损情况、逾期率坏账率情况等),将投资者引向歧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葛和平表示,个人网络借贷行业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到位;对外出卖客户的个人信息甚至是隐私信息;故意夸大投资标的的投资收益率;贷款人的信息披露过于简单、可疑交易业务信息不披露等问题。
信披指标祭出后,行业高度关注。不过也有人担忧,信披指标要求会员公布逾期金额、项目逾期率、金额逾期率等以往相对敏感的数据,会引起投资者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资金大转移,部分平台生存状况堪忧。
“严格的信息披露标准,会增加一些问题平台进行项目"造假"的难度,将促进行业优胜劣汰,部分平台会被加速清出市场。”周治翰表示,经过这一轮市场淘汰后,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优秀平台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大,市场份额会持续扩大。
深圳一家P2P公司则称,作为平台方,最重要的是做好风控和规范运营,提供给客户优质且符合监管细则的投资项目。至于信息披露是否会导致平台间投资人资金的转移,交由投资人和市场进行抉择。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信息披露标准落地来说,也需要一个过程。石鹏峰认为,投资者资金短时间内发生大范围转移的可能性并不 大,但如果投资人对某些披露内容存在理解偏差,从而误导了其投资决策,反而可能引起更大的影响。所以应关注相关规定的落地,以及如何让投资人能够更好地读 懂信息披露的每一项内容,理性看待信息披露内容。
可以预见的是,面对敏感数据的信息披露,理性的投资者必然会重新考虑其资本的投向及投 资的平台。随着关键数据的不断更新,投资者有了“腾挪”资金的依据,可以基于风险的衡量进行分散化投资。与此同时,未来还会有更多其他互联网金融业态的信 披标准推出,进而促进全行业更加规范、透明。
新金融记者 袁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