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乱充电隐患多多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9日
|
|
赣州市中心城区一小区单元电表箱下几台正在充电的电动车。 双人 摄 |
|
□记者曾艳华
城市交通拥堵,使人不胜其烦。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将电动车作为出行的首选。与此同时,人们在享受电动车快捷的同时,有的居民为图方便,在自家门口扯根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电动车停在楼道内这样充电,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埋下消防安全隐患。
近年来,全国各地住宅小区内因采取不当方式给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有些还造成了人员伤亡。10月10日,记者从章贡区消防大队了解到,今年以来,章贡区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就有20多起。
现象:
电动车充电乱象随处可见
近日,有市民反映:赣州市中心城区一些老旧小区,有不少住户从楼上拉电线至楼下,给电动车充电。这种“空降式”充电行为,不仅影响小区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不少居民为此感到担忧。
记者在杨公路一小区内看到,该小区唯一的进出口通道边上停着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顺着充电的电源线,记者发现,这根电线是直接从四楼住户的窗户上“空降”下来的。微风吹来,这根单薄的电线在空中摇摆不定。小区保安告诉记者,由于业主购房时没有买杂间或车库,加上当年小区建设规划时也没有设置专门充电场所,为给电动车充电,小区不少居民就直接从家中牵出电线来。
在高琰路一小区的单元楼内,记者看到,小区不少业主为方便自己充电,竞私自从电表箱接电线出来,单元电表箱外都挂着各式各样的排插,有的排插还正处于工作状态。不敢想象,若有意外发生,恐怕整个单元住户家的电器都要“罢工”了。
记者走访了市中心城区多个老旧小区发现,随意私拉、私接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小区在规划建设时没有设置充电装置,有些连单车车棚都没有。越秀花苑业主刘先生说,由于小区一楼没有安装电源插座,为给电动车充电,只好从家里拉根电线下来充电。
原因:
火灾多数发生在充电中
章贡区消防大队红旗路中队指导员张金锁告诉记者:“一些以电动车为出行工具的市民为图方便,常把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充电。可是很少有市民知道,这种做法不仅埋下了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也给楼上居民的逃生带来了障碍。”
据了解,章贡区今年8月就发生两起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如8月17日发生在原801厂职工住宅楼的火灾,起火的“元凶”就是楼梯口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发生火灾后,因电线外壳火苗传导、烟囱效应和电动车温度较高,导致火势蔓延,从底层一直烧到六楼,将楼上住户全部堵在家中,只能等待救援。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较大,破坏了墙皮,烧坏了几户人家的大门。
经统计发现,绝大多数电动车引发火灾是在充电过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居民认为,充电时间越长,电动车电量越满,骑得越远,就出现了充电充一个晚上的情况,殊不知火灾正在靠近。
从事电动车维修十多年的廖师傅告诉记者:“电动车如果在家充电,8个小时就能充满。如果充电时间过长,会缩短电瓶的使用寿命。如果使用的插座质量较差的线板,或者线路老化,会造成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因此居民给电动车充电应该注意,最好不要在楼道内给电动车充电。另外,电动车充电时,一定要检查电动车的电路插接点,防止接触不牢引起接触点发热,避免线路老化、磨损而造成短路。
提醒:
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作为交通工具,电动车所带来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你可能没想到,它往往也是“火灾源头”。相关资料显示 ,2013年以来,全国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较大火灾共有27起,造成114人死亡,42人受伤。2016年4月28日,公安部下发《关于加强居民区电动车火灾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区将电动车火灾防范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加强对居民楼院电动车存放、充电管理工作。
“电动车火灾大多是因为电气线路短路、过负荷、插接件接触电阻过大、元器件高温等引发。”赣州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宣传科科长曹骏飞介绍说,电动车车主要注意定期保养电动车,保持电源线路完好。在充电时,应远离火源以及可燃物,充电完成后要及时断开充电器电源,以免发生意外。
为此,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在电动车管理与使用中,市民应选购使用已获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电动车、充电器和电池,不得违规改装电动车及其配件;电动车应停放在安全地点,不要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为电动车充电的线路插座应由取得资格的电工安装并固定敷设,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充电,不得长时间充电;充电时应尽量在室外进行,周围不得有可燃物;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和管理单位负责共用区域电动车停放、充电管理,开展消防安全巡查检查和消防宣传;有条件的,可设置固定集中的电动车充电点,或设置带安全保护装置的充电设施供居民使用;市民应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发现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可以通过“119”举报电话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