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旅游产品同质化当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30日

  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本质上是地方文化内涵缺失,表现为千街一面、千镇一面,既没有特色文化的展示,又没有地方风俗的呈现。富有地方特色、能展现地方文化的旅游产品,绝对不是通过复制、模仿这种便利的方式所能形成的

  随着海岛游的火爆发展,单一化、同质化的观光产品也大行其道。其实,陷入同质化怪圈的不只有海岛旅游产品,充斥全国各地的民俗街、风情街、古镇的同质化倾向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本质上是地方文化内涵缺失,表现为千街一面、千镇一面,既没有特色文化的展示,又没有地方风俗的呈现,举目皆是大同小异的外观设计,兜售的皆是缺乏吸引力的制式产品。在同质化之风的裹挟下,北京的南锣鼓巷与云南的风情街区没有多大的差别,遍布江南的水乡古镇也令人难以察觉有何不同之处。

  旅游产品同质化倾向的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商业的侵袭。商业作为现代社会一种主导性力量,主导着产业形态与产品形态,主导着消费与服务的模式。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业的重要一环,当然也在商业逻辑的主导之下,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商业逻辑难辞其咎。

  事实确实如此,旅游产业兴起之后,传统的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最方便且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用成熟的商业模式改造现有的旅游资源,通过复制与模仿,快速打造一个个旅游产品。于是,人们看到,若是一个地方出现了一种相对优质、成熟的旅游产品,立马有一大批跟风者、复制者、模仿者出现。久而久之,旅游产品逐渐同质化,呈现出千街一面、千镇一面的缺点。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也有人注意到了地方特色缺失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相比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就让一些人忽略不计了。

  富有地方特色、能展现地方文化的旅游产品,绝对不是通过复制、模仿这种便利的方式所能形成的,也绝对不是大干快上所能孕育的。它们既需要时间的积累,又需要地方文化与民俗风情的自我革新,需要地方文化在沿袭传统精神与精粹基础上的升华与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传承与创新同样重要,而后者尤以前者为依托。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排除地方原住民的参与,而需要尊重地方原生态文化与民俗的精神内核,否则,所谓的地方化,只是伪地方化,所谓的特色也只是伪特色。

  旅游产品同质化,其弊端不仅仅是对旅游产品不利,也不仅仅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影响,还会逐渐挤压地方特色与地方文化的生存空间。放任其发展,即便到头来我们想重拾地方文化、重建地方特色,以及重新打造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也将变得十分困难。(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岳 乾)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