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五年铿锵迈步 五年砥砺图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3日

大美南康。
旧貌换新颜。
在“新三板”挂牌的华源新材料。
检测家具产品
繁忙的家具市场。
 
    □康宣 记者刘效江 文图
 
  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因为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而铿锵豪迈。
 
  在过去的五年中,南康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新机遇,根据不断发展的内在区情和外部环境,科学谋划南康的发展,特别是撤市设区后提出“同城发展,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了“加快融入主城区,提速提质促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真抓实干兴南康”的工作举措。围绕这一战略和举措,南康区委、区政府宏观把握,深入调研,布局中观、落子微观。
 
  这一战略明确了方向,厘清了思路。注定要深深烙进南康人的记忆、镌入南康发展的史册。
 
  “十二五”期间,南康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8个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其中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4个指标更是实现了3倍的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保持绝对值领先的同时,增速的位次也不断前移,GDP的总量由第三提升为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总收入2个指标的增速跃居第一。
 
  实干担当、赶超发展的豪迈五年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南康牢牢把握全局,深入实施符合南康实际和发展要求的新战略新思路,实现了振兴发展的新跨越。
 
  “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8个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其中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4个指标更是实现了3倍的增长;GDP的总量由全市第三提升为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总收入2个指标的增速跃居全市第一。
 
  五年来,南康大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升级的新路径新举措,迈出了产业转型的新步伐。
 
  家具产业即将跨入千亿集群行列;华源新材料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南康企业上市融资的历史性突破;以金融、物流为代表的服务业快速崛起,一举打破了南康长期以来“一烟独大、一矿独大”的税源结构,成为南康经济增长的“主角”。
 
  五年来,南康主动顺势而为,紧紧抓住城市扩容提质和城乡一体化的新机遇新动力,开创了同城发展的新局面。
 
  布局了赣南汽车城、物流商贸城、金融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一江两岸”、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公园等公共设施投入使用;城乡统筹稳步推进,被评为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进县市。
 
  五年来,南康坚持执政为民,主动回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谱写了幸福民生的新篇章。
 
  10万人彻底告别了危旧土坯房,15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接连打通了9条断头路,打动了人心,赢得了民心;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依法处置缠访闹访、“以访取利”违法行为,信访秩序步入规范,去年历史性地被评为全省信访“三无”县市。
 
  五年来,南康强化党的建设,牢牢把握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规律,取得了管党治党的新进步。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树立了凭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一大批优秀干部被市委提拔重用、一批务实担当干部交流到重要岗位;大力整治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不断改进干部作风。
 
  1  开拓创新 迈出产业转型新步伐
 
  面对经济结构单一、资源消耗突出等情况,南康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工业向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大步迈进。家具产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扭转了原来“小散乱”的发展局面,集群效应迅速显现,使南康家具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实现逆势上扬,即将跨入千亿集群行列;矿产品产业通过环保倒逼、退城进园,抱团发展、二次创业取得重大进展;服装产业依托多方扶持,逐步向品牌化发展;华源新材料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南康企业上市融资的历史性突破。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以金融、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一举打破了南康长期以来“一烟独大、一矿独大”的税源结构,成为南康经济增长的“主角”。现代农业稳固提升。培育发展了一批精品甜柚、商品蔬菜、休闲观光农业基地,都市型农业逐渐成型。
 
  2  顺势而为 开创同城发展新局面
 
  揽全局,谋大势、抓大事、办实事。
 
  五年来,南康主动顺势而为,抓住城市扩容提质和城乡一体化的新机遇新动力,开创了同城发展的新局面。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中心城区功能分工。在全市多地相争的情况下,赢得市里支持布局了赣南汽车城、物流商贸城、金融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了赣州职教园、赣州高铁站、赣州儿童医院等一批市级项目落地,积极配合黄金机场改扩建、赣州综合保税区、昌赣客专等重大项目建设。南康在产业、交通、基础设施上与中心城区连接更加紧密。城市实现扩容提质,城市建成区达到34.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40.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1%。“一江两岸”、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公园等公共设施的投入使用,有力地提升城市功能;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实行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管理秩序更加规范;强势推进控违拆违,拆出了发展空间、拆出了公平正义、拆出了城乡新面貌;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增缺补漏完善功能,城市面貌得到改善。城乡统筹稳步推进。唐江、横市等中心镇、示范镇建设卓有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空前,被评为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进县市。
 
  3  执政为民 谱写幸福民生新篇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在。
 
  过去的五年,南康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首位,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出行难、就医难等问题入手,协同推进各项民生实事。突出民生问题得到解决,10万人彻底告别了危旧土坯房,15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城区学校大幅扩容、农村学校普遍改善,中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崇文重教氛围更加浓厚;实施城区医院整体搬迁和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医疗床位数量实现翻番;面对出行难,从最为棘手的东山北路入手,接连打通了9条断头路,从而打动了人心、赢得了民心。针对城区灰尘大、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南康宁愿少收一些税、牺牲一点经济增长,也狠下决心把所有矿产品企业关停搬离了城区,城市天更蓝、水更清。坚持法治思维、多方联调,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依法处置缠访闹访、“以访取利”违法行为,信访秩序步入规范,去年历史性地被评为全省信访“三无”县市。全面推进平安南康、法治南康建设,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  强化党建 取得管党治党新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五年来,南康强化党建工作,取得了管党治党的新进步。
 
  理论武装工作更加深入。在全市率先开展解放思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干部的为民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明显提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
 
  干部队伍更具活力。树立了凭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一大批优秀干部被市委提拔重用、一批务实担当干部交流到重要岗位,改变了“逢提必告”的不良风气,解决了流动不畅、活力不足的问题,呈现出人才辈出的喜人景象。
 
  基层基础更加夯实。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健全三级联动服务平台,践行“党建+”理念,推进“三大工程” 建设,强化干部结对联系群众工作,建立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了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能力。
 
  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入纠正“四风”,大力整治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不断改进干部作风,全面开展巡察工作,严肃查处违纪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依章履职,加强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对台、关心下一代工作,认真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强化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形成了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南康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4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一类县市先进单位,2015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和扶贫开发综合考评先进县市。时隔十多年,南康再次跨入全省发展的“第一方阵”,成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排头兵。
 
  南康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
 
  建成了全国首个进境木材内陆口岸,并把铁路专线拉进了港口,为下步争取国家一类口岸奠定了扎实基础,这在全国县级屈指可数;争取了松木橡木价格指数在南康发布,意味着南康开始拥有全球主要家具木材的价格质量话语权,为南康建设世界木材和家具集散地赢得了地位。
 
  南康的对外形象显著提升
 
  建成赣州铁路国际集装箱中心,争取公路货运甩挂中心落地,融入全球物流大网络,构建了开放大通道,形成了开放发展的新形象。全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现场推进会在南康召开,省委主要领导带领全省各市县的党政一把手集中到一个县市开会,这在南康历史上前所未有,全省也比较少见,把南康的对外形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的南康,以发展赢得了地位、赢得了尊重、赢得了人心,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空前提升,南康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