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展山清水秀新画卷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1日
|
风景如画的上犹县社溪镇沙塅村万亩桂花苗木基地。黄传章 摄 |
□黄传章 文/图
山色苍翠欲滴,水光潋滟迷人,游人纷至沓来。金秋时节,行走上犹县,空气清新,满眼皆绿,一幅山清、水秀、地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上犹县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净空”“净水”“净土”工程,持续开展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和建房秩序、渔业秩序、林业秩序、河道秩序综合整治(“三清洁四整治”),统筹推进环境治理、植树护绿、种花造景等生态工程,大力推进陡水湖、南河湖生态治理,核心景区渔业秩序、水上餐馆、游船等全部整治到位,生态优势持续提升。
挖掘内涵,
大力弘扬绿色发展文化
日前,上犹县安和乡利用圩日举行了一场“告别白色污染,呵护绿色家园”千人签名环保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广大群众积极响应,纷纷在“告别白色污染,呵护绿色家园”横幅上签名,倡导生态环保理念。据统计,此次活动约有1000名环保志愿者、群众签名,发放倡议书近1000份,发放环保袋1000个。签名活动结束后,安和乡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圩镇上所有商店的塑料袋进行检查,收缴不合格塑料袋20多扎。
生态创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制度文化上下力。为此,上犹县始终把绿色制度、绿色文化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发展的内涵。积极宣传新环境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推广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电器,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发展保障。成立了上犹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了“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查”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以生态为导向的差异化考核制度,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度。同时大力开展生态县、生态乡村创建活动。目前,全县14个乡镇全部完成生态建设规划,梅水乡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五指峰乡等10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
如今,在上犹,生态优先、开发保护并行的绿色赶超理念已深深融入各个领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共识。
项目推动,
全面开展生态保护治理
连日来,上犹县水岩乡联合县渔业整治指挥部组成执法行动组,对陡水湖水岩区域非法网具进行依法拆除,共拆除纱布河7副、定置网3副、地网3副、圆罾18只。为加快渔业整治工作进度,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该县大力开展渔业秩序整治工作,促进渔业产业的持续生态发展。
为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上犹县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化,以重大项目的推进来保护生态环境。以保护“一江清水”为目标,对陡水湖、南河湖、仙人湖库区进行了水上、水面、水下立体式、系统性的综合治理,打出了水上餐馆上岸、网箱网具整治、游船升级改造、人工增殖放流等“组合拳”,综合推进以保护“一江清水”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治理。目前,三大库区水上餐馆全部搬迁上岸,核心景区网箱全部整治到位,污染企业全部清理到位,游船升级全面完成,“一江清水”得到有力有效保护。同时大力实施“净空”“净土”“净水”工程,深入开展“三清洁四整治”活动,持续推进白色污染治理、宜居城市创建、乡村河道秩序整治、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采取强有力措施,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每年投入10多万元在陡水湖、南湖等5大库区开展人工增殖放流行动,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捕捞行为。今年争取专项建设基金6300万元加快农村环卫设施改造升级,建立了“户分类入桶—村集中收集—乡压缩转运—县统一处理”为主体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对境内河流及湖泊全面实施“河长制”,构建了县、乡(镇)、村三级“河长”体系,推进上犹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探索实施“山长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善林相,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和覆盖率。近5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71.8平方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绿色发展,
持之以恒发展生态产业
在上犹县柏水寨休闲创意农业园,但见生态优美的桂花园、乡风浓郁的农情园、体验多样的山水园,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体验农耕种作、花卉观赏、果蔬采摘等特色旅游项目。“今天带孩子过来体验锄草等农耕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孩子也增长一点知识。”在上犹县柏水寨休闲创意农业园,游客张海一家尽情体验农耕之乐,桂花园成了乐园。这处昔日的水土流失区,如今种上了花卉苗木,变得四季如春。
上犹县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立县之本和生命线,全面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推动
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积极构筑绿色产业体系。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以物理加工为主,对水质、土壤、空气无污染的玻纤新型复合材料和数控机床两大工业主导产业,生态工业挺起发展“脊梁”。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被列为全省60个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先后批准为“全省模具产业基地”“全省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和“中国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持之以恒发展茶叶、油茶、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社溪沙塅万亩桂花苗木基地等农旅结合精品示范点,让绿色产业淌金流银。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该县还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条鱼、一幅画、一杯茶、一块石、一列小火车”五张生态旅游名片,大力推进了油画产业园、印象客家、赏石文化城、天沐温泉度假小镇、森林小火车等一批三产项目建设,形成了以陡水湖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带。今年1月至7月,全县共接待游客64.41万人次,同比增长41.0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