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互金协会开门纳客 平台自查合规为先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9日

  东方IC图

  资料图片

    9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开通官网会员管理系统,同步上线的还有入会申请系统。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申请加入协会。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多家网贷平台处了解到,虽然平台加入协会的意愿很强烈,但是目前并不急于递交入会申请。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出台后,我们一直在向其靠拢,包括与银行洽谈资金存管业务。”一家北京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他们本来计划申请第二批会员入会,但是最近一直都在进行业务调整,计划等业务调整结束后再进行申请。
 
  而《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上海一家网贷平台处了解到,申请加入协会和整改工作会同步进行。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整治的大环境下,入会申请的隐形门槛会增高。
 
  新增三项要求
 
  记者注意到,协会网站上公布了详细的《入会申请指南》。该指南明确表示,入会条件需满足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事件。
 
  仅这一条规定就将不少新成立的平台“拒之门外”。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行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新成立的公司。若按照三年的时间要求,这些公司都暂时无法申请入会。
 
  此外,申请条件还规定,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在电信主管部门备案;在经营期间未出现过重大经营事故或重大违约事件;股东和管理层无不良记录且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和从业经验。
 
  《国际金融报》记者将《入会申请指南》与今年3月协会成立时公布的《协会章程》进行对比,发现上述三条规定是新增的要求。
 
  除了满足申请条件外,若想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还需要完成六步流程。包括网上初审、实地考察、协会复查、理事会决定、缴纳会费、正式入会等步骤。
 
  隐形门槛提高
 
  此外,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整治的大环境下,各类监管政策及自律条约相继出台。能否满足这些规定,也将成为申请入会的一道隐形的门槛。
 
  8月24日《暂行办法》出台,明确了网贷平台的13项禁止性行为。同时,还对平台提出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金银行存管等要求。
 
  《暂行办法》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备案登记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且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资金存管机构。
 
  而在信息披露方面,协会的要求也更为严格。目前,协会已经向会员下发了两份征求意见稿,分别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P2P网贷》和《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
 
  按照这两份文件,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包括“逾期率”等65个强制性指标披露义务以及21个鼓励性披露事项,分为从业机构信息、平台运营信息与项目信息等三大方面披露信息。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意见。投壶网CEO赵妍昱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官网列出的入会指南来看,入会条件并未提高,而明确的申请流程也有利于各个平台提前准备入会资料。
 
  期待百花齐放
 
  在入会门槛不断提高的同时,行业也希望会员单位能够百花齐放。
 
  根据互金协会官方公布的首批437名会员单位名单,其中银行机构占84名,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占44名,保险公司占17名,其他互联网金融新兴企业及研究、服务机构占292名。
 
  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中,网络借贷领域首批会员不足40家,在所有会员单位中仅占一成。而众筹领域的会员就更少了,征信服务机构、融资担保类机构、金融业基础设施机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检测认证机构和金融综合服务机构等单位的平均占比都远超众筹平台。
 
  赵妍昱认为,与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业务规模相比,股权众筹所涉及的交易规模与从业人数都相去甚远,因此加入协会的平台数量较少也在情理之中。但随着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众筹平台加入协会。

分享: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