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新华保险陷转型迷途 获评B类机构与中小险企为伍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3日

    曾长期雄居中国寿险三甲之列的新华保险,如今已沦落至十名之外,并于近日被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仅评为B类机构。
 
  文/财经国家周刊 记者 宋怡青
 
  站在20周年的十字路口,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仿佛陷入转型的焦灼期,步履沉重。2016年上半年,新华保险是6家上市险企中唯一一个保费和利润“双降”的公司。
 
  曾长期雄居中国寿险三甲之列的新华保险,如今已沦落至十名之外,并于近日被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仅评为B类机构。
 
  面对如此业绩,新华保险称,其同期新业务价值仍实现了同比18.1%的增长。目前大刀阔斧地做着包括产品、渠道在内的结构调整,尚处于结构优化转型阵痛期。
 
  万峰成为新华保险新一届董事长之后,“加快转型”成为媒体描述新华保险使用最多的一词。
 
  但并非没有疑虑。“谁知道这个转型阵痛期何时能过去?目标是什么?是产品创新出亮点了?还是代理人队伍有变革了?”新华保险一位基层分公司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如是表示。转型要考虑到各级机构、人员的适应能力和接受程度、执行程度,否则将陷入泥淖,步履维艰。
 
  “建设百年老店的新华梦,就好比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万峰在新华保险举行的20周年司庆庆典上说。现在这一棒交到了他手中,转型中的新华保险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打什么牌?是否会出现反复、停滞甚至倒退?这些俨然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双降”背后
 
  刚过20岁生日的新华保险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业绩:
 
  首先,2016年上半年净利惨遭“腰斩”。其半年报显示,新华保险实现净利润33.33亿元,同比下滑50.6%,每股收益1.07元,同比下降50.5%;属于上市险企业绩下滑榜第一梯队。
 
  其次,上半年新华保险投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加4.8%,达到6661.35亿元。但是总投资收益却同比下降48.2%,仅为162.93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下降5.2个百分点,至5.3%。
 
  再次,今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7%。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新华保险同期的总保费及新单保费同比分别下降2.2%和9.3%。
 
  虽然,新华保险宣称,与其他上市险企一样,业绩变脸的原因亦是“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和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变动”。而保费下降主要受趸交保费减少影响,这符合其2016年初制定的“规模稳定、价值增长、结构优化”的发展方针。
 
  也有不少分析称,保费下降的背后,是新华保险目前正在经历“缩量保质”的转型期。
 
  “我们想知道这个转型阵痛期何时能过去?”新华保险一位基层分公司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目前新华保险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机构自主经营,也就是从机构贡献保费中提取费用和绩效工资。换句话说,保费直接影响业绩收入。
 
  万峰曾公开表示,新华保险的结构调整要从五方面入手。其一是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保障型产品,包括养老、医疗、健康(重大疾病、护理、失能等)、寿险、意外险5大类产品,转型后的压力将会减少许多。
 
  “但是目前市场上纯保障产品的确不好卖。”上述负责人表示。七大销售区域的设立已成往事,在居民储蓄腾挪牵引的金融大变局中,新华保险远远不如中小型公司的果敢、有冲劲,反而愈加显得保守、中庸。
 
  “除非新华产品创新有亮点。市场上真正创新意义的保障类产品并不多见。”一位业内人士说。
 
  今年前7个月,新华保险的规模保费排名已经被挤出行业前十。虽然万峰表示,对于保费规模的负增长“没有压力”。但是面对被蚕食的市场份额,几人能真正不动于心、不乱于形?
 
  实际上,新华保险在9月份已经悄然开始了新一轮激励政策,提高了佣金的比例。不知是否为了夺回市场份额,挽回日益下滑的保费规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以新华保险福享一生产品为例,主险是福享一生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附加险是随意领年金保险(万能型)。该款产品3年、5年、10年期佣金此前为7%、10%、15%,提高激励后分别达到10%、13.5%、20%。
 
  “我们看来就是在冲保费规模,降得太厉害谁也受不了。”新华保险一位员工透露,上述只是公司“大账”的算法,实际的佣金还不止于此。如果销售得多,还会有各种形式的“小账”,电冰箱、汽车等物质奖励也是层出不穷。
 
  转型迷途
 
  除了保费和投资收益“双降”,人事与利益关系的再平衡也在考验着转型路上的新华保险。
 
  今年3月,万峰正式接掌新华保险,随后公司高管就进行了换血。万峰在中国人寿的老部下——中国人寿股份原副总裁、财务总监杨征,中国人寿河北分公司原总经理刘起彦,分别任新华保险副总裁兼CFO、新华保险总裁助理兼首席人力官,中国人寿办公室原副主任王文祥任新华保险董事会办公室主任。
 
  此外,新华保险还公开选拔了3名任副总裁人选,分别为李源、龚兴峰、于志刚。
 
  从关国亮,到孙兵,到康典,再到万峰,掌舵人的屡次更迭,经过风浪的新华人寿似乎已经习惯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人事调整。
 
  “内部都已经习惯了。”一位接近新华保险人士称,如此频繁的更迭,“不知道何时是序幕,何时终场。”
 
  在他看来,新华保险在2013年完成了管理层换岗、销售管理体系组织变革、新基本法等改革措施,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康典风格”,现在万峰接棒,从组织架构到战略、人事是不是要迎来新的方向?
 
  某些方面的战略相悖还是有所显现。譬如,康典此前在多次讲话中透露出对互联网保险的重视,新华保险也尝试引入阿里巴巴作为战略投资者,虽未果却显示出其互联网化的决心。
 
  而万峰上任伊始,就将新华电商“发配”新华亦庄后援中心。他也多次表示,互联网保险对寿险影响小,在互联网销售长期寿险难度较大,公司立足于长期寿险发展战略,在互联网销售有一定障碍。“寿险的特点决定了还是得靠人。”
 
  如此战略的变动,也让基层员工暂时难以摸清公司前进方向。
 
  面对保费和收益“双降”,新华保险一再宣称,其同期新业务价值仍实现了同比18.1%的增长,目前的“双降”实际上呈现的是新华保险作为寿险老兵,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由求“量”到求“质”的思维转变。
 
  然而外部和行业评价并不如意。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了2015年度保险公司经营评价结果,这是对于保险公司经营效果的首次综合评价。经营评价体系从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社会贡献三个方面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
 
  寿险公司方面,共有12家公司获评A类机构,“老三家”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平安人寿等全部入围,其他传统大中型险企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也位列其中。而新华保险却只获评B类,与一众中小型险企为伍。

分享: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