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私房月饼”监管不可缺位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9日

  中秋将至,“私房月饼”在朋友圈被刷屏,因为契合了主流消费群体追求个性与定制化服务的需求,销量不俗。
 
  据报道,“私房月饼”主要出自两个渠道,一是烘焙爱好者自制的月饼,通过朋友圈以低价推荐给好友,既分享美食,又小赚一笔。另外一个则是“微商”代理,通过生产厂家批量拿货,打着“私房月饼”旗号售卖。
 
  随着民众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和监管的加强,线下违法空间被逐步压缩,一些商家为了逃避监管,从线下转移到监管相对薄弱的线上,朋友圈就成了重灾区。以月饼为例,就可能存在无厂名厂址、无保质期、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等安全隐忧。事实也的确如此。从已有报道看,“私房月饼”的制作者大都不具备卫生许可证和经营资质,一些制售者为了降低成本,用甜蜜素代替白糖,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甚至非食用物质,月饼生产环境及存储条件也不容乐观。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就“两节”期间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自制月饼等自制食品的监管。这表明,国家层面已就“私房月饼”的食品安全监管破题。
 
  客观地讲,“私房月饼”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监管难度大,一些法律空白亟待填补。但作为监管部门,就是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树立互联网思维,坚持线下线上两手抓,不能任由“私房月饼”制售成为法外之地和监管盲区。而消费者,则要擦亮眼睛,提升健康消费和食品安全意识,不要迷信纯手工无添加。毕竟,时尚与情怀虽美,却不能当饭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胜强)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