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别以财富崇拜取代创业的初心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评论员 李杏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8日

  最近马云“复仇爸爸”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了。“马云要买肯德基”传言温度不减,人称马云报了“一箭之仇”。近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现身阿里巴巴杭州总部,马云回忆起自己12岁时赴澳被拒签7次的往事,再次意外“走红”。

  “复仇”当然只是笑谈,但足以看到马云举手投足的舆论分量。前不久,王健林“一个小目标”的说法刷屏,引来跟风者无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顶尖企业家们开始走进公众视线,也有各路媒体主动逢迎,但扒开热热闹闹的企业佳话仔细端详,更多看到的只是娱乐八卦。

  这确实是一个企业家的好时代,也是需要企业家奋力拼搏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出现、成长、壮大的一批企业财富精英,在创业市场,在青年一代的心目中,不仅被视为创业榜样,甚至被当作人生导师。这当然是值得欣喜的现象。但有时候,这种学习变成了追捧,而且盲目,当大量的娱乐八卦、鸡毛蒜皮充斥屏幕的时候,又不得不叫人反思。

  “企业家”不同于传统社会描述的“巨商富贾”,他们以创业和创新,以不断更新发展的经营业态,增进社会财富,也创造美好生活的想象。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家是社会精英,利润的获得是他们社会担当的实力基础。可是在甚嚣尘上的娱乐八卦气息之中,企业家变成了娱乐明星,他们被聚光灯宠爱的原因不过是因为太过成功,他们是被当作人生赢家拿来顶礼膜拜的。

  成功的企业家受到追捧不足为奇,互联网三巨头“BAT”的成长史一直以来就被视为创业界的经典案例。但不难发现的是,在如今的叙事节奏里,成功者已经变得更像是传奇,关于他们的描述和理解日益支离破碎,聚焦于“财富”的热情正在取代“创业”的初心。他们当初是怎么瞄准互联网契机,如何渴望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创业史哪里去了?如今更多为人称道的是他们的资本游戏、收购、兼并、重组,商业兵法覆盖了创业史的故事。

  财富崇拜的逻辑是赢者通吃,财富铺垫下的娱乐八卦故事,是成功者的一切都被不假思索地观摩、传播。似乎很多人喜欢欣赏成功人士笑看风云的淡泊与宁静,哪怕只是从偶尔流露出的只言片语中,仿佛也能品味出成功的情怀与风尚。“先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甚至上升为“现象级”名言,诸如此类的爆红体不断更新换代,描摹着成功学佳话。

  审视之下不难发现,围绕着财富英雄的,很多是无条件的赞美与艳羡,一个成功的富豪,就像善与美的化身,至于那些严肃和深刻的发问和反思,在膜拜面前反而显得“不合时宜”,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当财富被等同于成功,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尺,就意味着失去了价值的判断和坚守,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有梦想的实干家。与很多人对财富的看重相比,财富其实只是他们追求梦想的一个副产品,而不是根本和唯一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马云说自己从未想过当首富,未必不是肺腑之言,非常值得去体会,也是今天重新审视成功和财富观念的一扇窗。

分享: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