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浏览编辑部邮箱时,偶然发现了一篇标题并不扎眼的文章——《保险,让农民生活更美好》。细读此文后,发现出自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一位农民的手笔,就结构和文笔而论,已然不赖;文中的精确数字和真实案例,以及对于生活中灾难的描述,又让此文弥足珍贵。
在日常基层采访中,我也接触过不少农民。像这样比较全面而又真实地记录一个农民对保险的认识、对保险作用认知的转变过程的文字,难能可贵。故此衡量再三,还是保留了文章第一视角的讲述方式,尽量以原生态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朱乃洲
“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啊,我到了老年还拿钱了,每个月都能拿到100多块钱的养老金!”我的邻居70多岁的陈大爷经常这样说。
几年前,我们县政府按照党中央的政策向广大农民宣传农村养老保险,只要60岁以上老年人的子女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老年人就能拿到每个月60块钱的养老补助。陈大爷十分相信这个好政策,立即叫两个儿子儿媳都参加养老保险,子女们都听了老人的话,每个人拿出300块钱参保。果然,不久以后,镇政府村委会就为陈大爷办好了手续,还把一本银行的存折送到了他的手上。开始,陈大爷每个月能拿60块钱的养老金。后来,我们省每年都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标准,现在,只要参加养老保险达到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每个月最少也能拿到115块钱的养老金了,今后政府还会不断提高农村养老金补助标准。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实际上,养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关心和重视的问题,谁不希望自己到了老年的时候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过去我们农民习惯于养儿防老,可是事实上,农村中有多少靠儿子养老的人,到了晚年真正生活得幸福呢?儿女不孝的事例,不用说,谁都可能遇到过。不管怎样,我们农民要想到老的时候生活有保障,靠天靠地靠别人都不行,唯有靠自己的争取和政府的关怀。这样看,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是最好的办法。它就像是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农民养老有保障,让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的征途中不再有后顾之忧。
除了养老保险,现在与我们农民有关的保险还有很多,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像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像农村房屋保险,还有种植业、养殖业保险等等。其实,我以前对有的农业保险也不太相信,甚至还对政府要求我们参加保险有意见。就说一件事。几年前春上的一天,镇里和村里的几位干部来到我家,他们对我说:“现在政府为了帮助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为种地的农民办理农业灾害的保险,就是说地里的庄稼都可以上保险了,一旦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如果农作物遭受损失,政府和保险公司可以赔偿一定的比例。你家要不要参加保险呢?”
本来,我就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更对镇村干部到处收费反感。听到村干部又要收费了,我毫不犹豫地说:“保什么险啊,这么多年我家也没有遭灾,保险干什么呢?不是浪费钱吗?”镇村干部们听了我一顿牢骚,只好走了。
哪知就在这一年的秋天,我们这里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所有的河流沟渠都是满满的水。不仅如此,大水还淹没了所有的农田,田里的庄稼只有末梢露出水面。我家8亩地的棉花全部浸没在水里。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全家不知所措,妻子还偷偷地哭了几回。当然,哭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只有抽水排涝。经过几个日日夜夜的抢险,才把棉花地里的水排干。尽管这样,最后还是损失严重,产量只有以前的一半。更让我后悔的是,当看到村里的不少人家因为参加了农作物自然灾害的保险,政府和保险公司给予了很多的赔偿,我是有苦说不出,谁叫自己当初拒绝参加保险呢?
从此以后,我对有关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事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每年都要主动到镇里村里打听相关的事情。有时,办理保险的人员还没有到我家,我就会主动把参保的费用送到村里。我参加农业保险的范围也很大,不仅是地里的庄稼,养殖的猪、羊、鸡、鸭都上了保险,家里住的房屋也参加了保险。因为参加了保险,我发展农业生产的劲头更足了,好像什么都不怕似的,对生活更是充满了信心。
这不,不久前我们这里遭受龙卷风的袭击,我家的房屋受损严重,地里种植的棉花等农作物也遭受损失。然而,灾害过后,保险公司就上门评估我们家受损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赔偿,使我们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我不禁慨叹,幸亏参加了各种农业保险,不然我家的损失多大啊!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何况我们是生活在农村耕种土地的农民呢?本来农民经济收入就很有限,抵御各种意外伤害的能力更是有限,各种突发的疾病、自然灾害常常难以预测的。所以,我们农民应该有防范各种风险的意识,应积极参加政府提倡的各种保险,有了保险我们就能安心地搞好生产生活,就能增强我们抵御各种灾害侵袭的能力。的确,保险就是我们农民实现小康的保障,它让我们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