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鲜奶喂猪为无序的市场竞争埋了单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胡印斌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6日

  近年来,国产乳制品的质量问题不断涌现,一点点侵蚀消费者的耐心和信心。“洋奶粉”的畅销不过是消费者的无奈选择。

  --------------------------------------------------------

  从去年开始,我国乳业上下游企业业绩全面下滑,奶牛养殖业面临价格下跌、企业拒收的双重困境,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目前我国奶业全行业亏损面已超过50%。不少养殖者不得不提高淘汰率,“杀牛”退市。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用鲜奶喂猪等现象。众多乳企因为库存激增,纷纷将鲜奶喷成奶粉储存。(《人民日报》9月5日)

  倒奶、鲜奶喂猪等现象发生,刺激着经营者、管理者乃至公众的神经。为什么一个人均奶消费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的国家,会出现这样的“过剩”?

  进口乳制品确实加剧了供求矛盾。随着国际奶价与国内奶价的持续倒挂,这种趋势仍在蔓延。据披露,近期进口奶粉到岸价为每吨1.8万元,而国内则接近每吨3万元。按照如此价格比,目前已十分脆弱的奶业还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形势。散养户、小规模养殖企业的退出或将成为必然。

  从产业结构看,国内奶业仍存在着无序竞争的弊端,产业分工不明确,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一体化程度不高。企业只想着跑马圈地,没能在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做到精准管理,从源头到末端也缺乏宏观控制。从2011年开始,随着原奶的价格上涨,国内众多乳企纷纷展开奶源争夺,不仅寻求海外奶源供应,更在国内大肆圈地。在某种程度上讲,现在的市场低迷,就是在为当初的无序扩张埋单。

  而从质量及消费者信心看,尽管从2008年的“谷底”到现在,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奶业正在逐渐走出困境。但是,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仍然不强,这同样可从国人青睐“洋奶粉”得到佐证。

  梳理国产乳制品的发展脉络可清晰看到,自“三聚氰胺”事件大面积发酵以来,国内很多企业没有完全吸取教训。近年来,国产乳制品的质量问题不断涌现,一点点侵蚀消费者的耐心和信心。“洋奶粉”的畅销不过是消费者的无奈选择。

  奶业要振兴,除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等,关键仍在于切实提升质量。企业在转型升级、提高组织化程度的过程中,切忌一味强调扩张,不顾自身生产条件与质量控制。企业还要加强质量监管,对乳品实施全产业链的无缝隙监管,以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并以及时的信息公开回应公众的疑虑。

分享: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